“偶許樵夫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許樵夫逢”全詩
葛花墜寒露,夕飲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鶴鳴空澗松。
真境久寂寥,蒼苔蠙靈蹤。
嘗聞綠毛叟,變化猶神龍。
世人豈得見,偶許樵夫逢。
攀陰力易疲,探玄志難從。
歸出白云外,空聞仙觀鐘。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姑蘇雜詠 毛公壇》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雜詠 毛公壇》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欲觀漢壇符,東上縹緲峰。
我欲觀看漢壇的神奇符咒,向東行至那飄渺的山峰。
葛花墜寒露,夕飲清心胸。
葛花落在寒露中,夜晚飲酒以清潔心胸。
月出太湖水,鶴鳴空澗松。
月亮升起在太湖之上,鶴鳴回蕩在空谷之間的松樹上。
真境久寂寥,蒼苔蠙靈蹤。
真正的境界久已寂寥,蒼苔上留下了神秘的痕跡。
嘗聞綠毛叟,變化猶神龍。
曾聽聞綠毛老人,變幻之間如同神龍。
世人豈得見,偶許樵夫逢。
世人豈能見到,只有偶然的樵夫才能相遇。
攀陰力易疲,探玄志難從。
攀爬陰山的力氣容易疲憊,探索玄妙的志向難以實現。
歸出白云外,空聞仙觀鐘。
返回白云之外,只能空聽仙觀的鐘聲。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于神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夠親眼見到漢壇的神奇符咒,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葛花、太湖、鶴鳴等,以及對于真境、綠毛老人等神秘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寂寥的氛圍。通過詩詞,作者表達了對于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偶許樵夫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á yǒng máo gōng tán
姑蘇雜詠 毛公壇
yù guān hàn tán fú, dōng shàng piāo miǎo fēng.
欲觀漢壇符,東上縹緲峰。
gé huā zhuì hán lù, xī yǐn qīng xīn xiōng.
葛花墜寒露,夕飲清心胸。
yuè chū tài hú shuǐ, hè míng kōng jiàn sōng.
月出太湖水,鶴鳴空澗松。
zhēn jìng jiǔ jì liáo, cāng tái pín líng zōng.
真境久寂寥,蒼苔蠙靈蹤。
cháng wén lǜ máo sǒu, biàn huà yóu shén lóng.
嘗聞綠毛叟,變化猶神龍。
shì rén qǐ dé jiàn, ǒu xǔ qiáo fū féng.
世人豈得見,偶許樵夫逢。
pān yīn lì yì pí, tàn xuán zhì nán cóng.
攀陰力易疲,探玄志難從。
guī chū bái yún wài, kōng wén xiān guān zhōng.
歸出白云外,空聞仙觀鐘。
“偶許樵夫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