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潛更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田地潛更主”全詩
剝苔看篆字,薙草覓書堂。
引客登臺上,呼童掃樹旁。
石渠疏擁水,門徑劚叢篁。
田地潛更主,林園盡廢荒。
悲涼問耆耋,疆界指垂楊。
分類:
作者簡介(元友讓)
元友讓(767—?),號浯溪山客,汝州魯山(今河南魯山)人,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陽)。元結季子。憲宗元和中任寶鼎尉。十三年(818)攝道州長史,路出永州祁陽浯溪,以資請祁陽令豆盧氏修復其父舊居。敬宗寶歷元年(825)閑居浯溪。事跡見韋詞《修浯溪記》、《金石萃編》卷一〇八。《全唐詩》存詩1首。
《復游浯溪》元友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復游浯溪》是唐代元友讓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從年少時到成年之后對家鄉的變遷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年幼時來到這里,如今已見白發蒼蒼。
剝開苔蘚,看著篆刻的字跡,執刀修剪草木,在書房里找書籍。
引導客人上臺階,叫來童子在樹邊掃地。
水流在石渠里緩緩流淌,門前的小徑劈開茂盛的竹籬。
田地已交給別人耕種,林園也都廢棄荒蕪。
悲涼地詢問老年人,邊境上指著垂柳。
這首詩通過對家鄉的變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作者在詩中通過一系列景物和事件的描寫,展示了家鄉的荒廢和衰敗。從詩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對時間流逝和歲月更迭的無奈和迷茫。
通過描寫家鄉的變遷,作者表達了對童年時光的懷戀以及對現實的批評。詩中的景物和事件關聯起來,形成了一幅家鄉的圖景,而其中的凄涼和衰敗則反映了社會的不景氣和歲月的流轉。作者在詩中通過對家鄉的變遷的描述,反映了自己對時光的消逝和人事的變遷的感慨和無奈。整首詩以家鄉的變遷為線索,傳達出對時光的反思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展示出詩人對歲月流逝的無奈和迷茫。
“田地潛更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óu wú xī
復游浯溪
xī dào cái sān suì, jīn lái bìn yǐ cāng.
昔到才三歲,今來鬢已蒼。
bō tái kàn zhuàn zì, tì cǎo mì shū táng.
剝苔看篆字,薙草覓書堂。
yǐn kè dēng tái shàng, hū tóng sǎo shù páng.
引客登臺上,呼童掃樹旁。
shí qú shū yōng shuǐ, mén jìng zhǔ cóng huáng.
石渠疏擁水,門徑劚叢篁。
tián dì qián gèng zhǔ, lín yuán jǐn fèi huāng.
田地潛更主,林園盡廢荒。
bēi liáng wèn qí dié, jiāng jiè zhǐ chuí yáng.
悲涼問耆耋,疆界指垂楊。
“田地潛更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