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君著意占殘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君著意占殘春”全詩
曾與掖垣留故事,又來淮海伴詞臣。
日燒紅艷排千朵,風遞清香滿四鄰。
更愛枝頭弄金縷,異時相對掌絲綸。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芍藥詩》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芍藥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禹偁。這首詩詞描繪了芍藥花的美麗和魅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君著意占殘春,
得得遲開亦有因。
曾與掖垣留故事,
又來淮海伴詞臣。
日燒紅艷排千朵,
風遞清香滿四鄰。
更愛枝頭弄金縷,
異時相對掌絲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芍藥花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芍藥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詩中提到的"東君"指的是芍藥花,它在春天末期才開放,因此被稱為"殘春"。詩人認為,即使芍藥花開得晚,也有其原因和價值。
詩中還提到了芍藥花與掖垣和淮海的關系。掖垣是指宮廷中的花園,淮海則是指淮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區。詩人曾在掖垣欣賞過芍藥花,現在又來到淮海地區,與當地的文人雅士一起欣賞芍藥花。
詩中描繪了芍藥花的美麗景象。芍藥花的花瓣燒得紅艷,一片片花朵如排列成千,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風吹過,芍藥花的清香彌漫四周,給人以嗅覺上的愉悅。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芍藥花的更深的喜愛。詩人喜歡看到芍藥花枝頭上的金色花蕊,也喜歡看到芍藥花與絲線相互交織的美麗景象。這種景象在不同的時間里都能欣賞到,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芍藥花的美麗和魅力,表達了作者對芍藥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芍藥花在不同環境中的美麗景象。
“東君著意占殘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áo yào shī
芍藥詩
dōng jūn zhuó yì zhàn cán chūn, de de chí kāi yì yǒu yīn.
東君著意占殘春,得得遲開亦有因。
céng yǔ yè yuán liú gù shì, yòu lái huái hǎi bàn cí chén.
曾與掖垣留故事,又來淮海伴詞臣。
rì shāo hóng yàn pái qiān duǒ, fēng dì qīng xiāng mǎn sì lín.
日燒紅艷排千朵,風遞清香滿四鄰。
gèng ài zhī tóu nòng jīn lǚ, yì shí xiāng duì zhǎng sī lún.
更愛枝頭弄金縷,異時相對掌絲綸。
“東君著意占殘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