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文章號謫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有文章號謫仙”全詩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將何政術稱循吏,豈有文章號謫仙。
除卻清貧入詩詠,山城坐客冷無氈。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門西掖久妨賢,
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
敢思三接浴堂前。
將何政術稱循吏,
豈有文章號謫仙。
除卻清貧入詩詠,
山城坐客冷無氈。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禹偁寫給廬州通判李學士的。詩人自述自己在北門西掖已經久居,近八年來一直在朝廷中出入。他提到自己曾經一麾之力使淮水上漲,也曾在浴堂前思念過三次。詩人稱贊李學士的政績和循吏之道,認為他的才華應該被封為仙人。除去清貧的生活,他將自己的詩歌歌頌之情寫入其中。然而,他在山城中作為一位冷落的客人,卻沒有溫暖的毯子可依靠。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李學士的敬佩和贊美之情。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在朝廷中的經歷和對李學士的稱贊,展現了對政治和文學的關注。他將自己的清貧和孤獨寫入其中,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溫暖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展示了王禹偁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豈有文章號謫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ú zhōu tōng pàn lǐ xué shì jiàn jì
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
běi mén xī yē jiǔ fáng xián, chū rù dan chi jìn bā nián.
北門西掖久妨賢,出入丹墀近八年。
qiě bǎ yī huī huái shuǐ shàng, gǎn sī sān jiē yù táng qián.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jiāng hé zhèng shù chēng xún lì, qǐ yǒu wén zhāng hào zhé xiān.
將何政術稱循吏,豈有文章號謫仙。
chú què qīng pín rù shī yǒng, shān chéng zuò kè lěng wú zhān.
除卻清貧入詩詠,山城坐客冷無氈。
“豈有文章號謫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