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路無機即是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宦路無機即是禪”全詩
俸外不教收果實,公余多愛入林泉。
朝簪未解雖妨道,宦路無機即是禪。
鈴閣悄然私自問,郡齋何異玉堂前。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滁州官舍》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滁州官舍》是宋代文學家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然從天上被貶謫到人間,知道要在山州住上幾年。除了俸祿之外,不教收獲果實,官員閑暇時更喜歡進入林泉。雖然還未解下朝服,但官場之路已經沒有機會,只能將官職看作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在官舍的鈴閣里,我悄悄地自問,這里的郡齋與玉堂前的宮殿有何不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被貶謫到滁州的情景。詩人通過對官員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詩中的官員不愿意只關注俸祿,而是更喜歡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然的美好。他對官場的機會已經失去了希望,將官職看作是一種修行的方式。在官舍中,他思考著官場與自然之間的差異。
賞析:
《滁州官舍》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官員的心境和對自然的向往。詩人通過對官員生活的對比,表達了對官場虛浮和功利的批判,強調了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詩中的鈴閣和郡齋象征著官員的居所,與玉堂前的宮殿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官員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自然的向往。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對官員生活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以及對官場虛浮的批判態度。
“宦路無機即是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zhōu guān shě
滁州官舍
hū cóng tiān shàng zhé rén jiān, zhī xiàng shān zhōu zhù jǐ nián.
忽從天上謫人間,知向山州住幾年。
fèng wài bù jiào shōu guǒ shí, gōng yú duō ài rù lín quán.
俸外不教收果實,公余多愛入林泉。
cháo zān wèi jiě suī fáng dào, huàn lù wú jī jí shì chán.
朝簪未解雖妨道,宦路無機即是禪。
líng gé qiǎo rán sī zì wèn, jùn zhāi hé yì yù táng qián.
鈴閣悄然私自問,郡齋何異玉堂前。
“宦路無機即是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