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取溪魚削白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取溪魚削白鱗”全詩
白紙糊窗堪聽雪,紅爐著火別藏春。
旋篘官醞漂浮蟻,時取溪魚削白鱗。
況是豐年公事少,為郎為郡似閑人。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今冬》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今冬》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放棄官職的心境和對冬天的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休思官職落青云,且算今冬養病身。
白紙糊窗堪聽雪,紅爐著火別藏春。
旋篘官醞漂浮蟻,時取溪魚削白鱗。
況是豐年公事少,為郎為郡似閑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官職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作者選擇放棄官職,暫時隱居養病,享受冬天的寧靜。
詩的開頭兩句“休思官職落青云,且算今冬養病身。”表達了作者對官職的疲倦和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他決定暫時放下繁忙的官場生活,專心養病。
接下來的兩句“白紙糊窗堪聽雪,紅爐著火別藏春。”描繪了作者在冬天的居所。他用白紙糊窗,靜靜地聽著雪花落下的聲音。紅爐燃起的火光,使得冬天不再寒冷,也不再隱藏春天的氣息。
接著的兩句“旋篘官醞漂浮蟻,時取溪魚削白鱗。”描述了作者在閑暇時養趣的情景。他用旋篘(一種捕魚工具)捕捉著漂浮的蟻群,或者去溪邊捕魚。這些休閑的活動使他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最后兩句“況是豐年公事少,為郎為郡似閑人。”表達了作者在豐收年景下,官事繁忙的少,他過著像普通百姓一樣的閑適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放棄官職、享受冬天的寧靜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的向往。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休閑活動的描繪,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詩意。
“時取溪魚削白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dōng
今冬
xiū sī guān zhí luò qīng yún, qiě suàn jīn dōng yǎng bìng shēn.
休思官職落青云,且算今冬養病身。
bái zhǐ hú chuāng kān tīng xuě, hóng lú zháo huǒ bié cáng chūn.
白紙糊窗堪聽雪,紅爐著火別藏春。
xuán chōu guān yùn piāo fú yǐ, shí qǔ xī yú xuē bái lín.
旋篘官醞漂浮蟻,時取溪魚削白鱗。
kuàng shì fēng nián gōng shì shǎo, wèi láng wèi jùn shì xián rén.
況是豐年公事少,為郎為郡似閑人。
“時取溪魚削白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