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開時何所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借問開時何所似”全詩
借問開時何所似,似將繡被覆薰籠。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海仙花詩》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海仙花詩》是宋代詩人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堆絳雪壓春叢,
嫋嫋長條弄曉風。
借問開時何所似,
似將繡被覆薰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美麗的景象,以海仙花為主題。詩人用絢麗的詞藻和意象,表達了花朵盛開的美麗和它們在清晨微風中搖曳的情景。詩人借問花朵開放時的樣子,將其比喻為一堆絳紅色的雪花,壓在春天的叢林中。花朵婀娜多姿,像是在輕柔的晨風中舞動。最后兩句表達了花朵盛開的樣子,仿佛將繡被覆蓋在花朵上,形成了一種美麗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海仙花的美麗景象,通過對花朵的形象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感和獨特的感受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和擬人,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絳雪、春叢、長條、曉風等詞語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花朵盛開時的美麗和動感。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借問開時何所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xiān huā shī
海仙花詩
yī duī jiàng xuě yā chūn cóng, niǎo niǎo cháng tiáo nòng xiǎo fēng.
一堆絳雪壓春叢,嫋嫋長條弄曉風。
jiè wèn kāi shí hé suǒ shì, shì jiāng xiù bèi fù xūn lóng.
借問開時何所似,似將繡被覆薰籠。
“借問開時何所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