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座苔花自古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座苔花自古斑”全詩
盡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間。
劍池草色經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晉朝吾祖宅,一回來此便忘還。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游虎丘寺》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虎丘寺》是一首宋代王禹偁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虎丘寺的景色和禪意。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寺墻圍著碧孱顏,
曾是當年海涌山。
盡抱好峰藏院里,
不教幽景落人間。
劍池草色經冬在,
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晉朝吾祖宅,
一回來此便忘還。
詩意:
這首詩以虎丘寺為背景,通過描繪寺墻、山峰、院落和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向往。詩中展現了虎丘寺的幽靜和美麗,以及它所蘊含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作者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建筑特色,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祖先的敬重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虎丘寺的美景和禪意。詩中的“碧孱顏”形容了寺墻的顏色,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詩句“曾是當年海涌山”表達了虎丘寺曾經是一座山峰的意境,突出了寺廟的高峻和莊嚴。接著,詩人描述了寺廟內的景色,以及草色經冬、石座苔花的自然景觀,展現了歲月流轉中的靜謐和古老。最后兩句“珍重晉朝吾祖宅,一回來此便忘還”表達了作者對祖先的敬重和對這個地方的眷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建筑特色,展現了虎丘寺的美麗和禪意。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寺廟的寧靜和歷史的厚重。這首詩既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祖先的敬重,又展現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向往。
“石座苔花自古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hǔ qiū sì
游虎丘寺
sì qiáng wéi zhe bì càn yán, céng shì dāng nián hǎi yǒng shān.
寺墻圍著碧孱顏,曾是當年海涌山。
jǐn bào hǎo fēng cáng yuàn lǐ, bù jiào yōu jǐng luò rén jiān.
盡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間。
jiàn chí cǎo sè jīng dōng zài, shí zuò tái huā zì gǔ bān.
劍池草色經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zhēn zhòng jìn cháo wú zǔ zhái, yī huí lái cǐ biàn wàng hái.
珍重晉朝吾祖宅,一回來此便忘還。
“石座苔花自古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