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旋燒含露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客旋燒含露筍”全詩
宮墻月上開琴匣,道院風清響藥羅。
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
孤寒知有為霖望,未忍江頭釣淥波。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寄獻翰林宋舍人》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獻翰林宋舍人》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鼎鹽梅偶未和,位高猶說野情多。
宮墻月上開琴匣,道院風清響藥羅。
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
孤寒知有為霖望,未忍江頭釣淥波。
中文譯文:
金鼎鹽梅偶未和,位高猶說野情多。
宮墻月上開琴匣,道院風清響藥羅。
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
孤寒知有為霖望,未忍江頭釣淥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王禹偁的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詩的開頭,金鼎和鹽梅是兩種不同的物品,暗喻作者與世俗的繁瑣事務并未完全和諧相處,但他的地位高,仍然能夠表達自己對自然野趣的熱愛。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宮墻上的月光照亮了琴匣,道院中的風清揚起了藥羅的聲音。這里通過描繪宮墻和道院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和清凈的心境。
下一句提到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這里描繪了作者與客人一起品嘗新鮮的筍,并請僧人教他種植耐寒的莎草。這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學習的珍視,同時也暗示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孤寒生活的理解和對未來的期望。他明白自己的孤獨和寂寞,但他仍然忍不住對江頭的淥波垂釣的向往。這里既有對自然景色的向往,也有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友情和自由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清凈寧靜生活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詩詞傳達了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留客旋燒含露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iàn hàn lín sòng shè rén
寄獻翰林宋舍人
jīn dǐng yán méi ǒu wèi hé, wèi gāo yóu shuō yě qíng duō.
金鼎鹽梅偶未和,位高猶說野情多。
gōng qiáng yuè shàng kāi qín xiá, dào yuàn fēng qīng xiǎng yào luó.
宮墻月上開琴匣,道院風清響藥羅。
liú kè xuán shāo hán lù sǔn, qiàn sēng jiào zhǒng nài shuāng shā.
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
gū hán zhī yǒu wéi lín wàng, wèi rěn jiāng tóu diào lù bō.
孤寒知有為霖望,未忍江頭釣淥波。
“留客旋燒含露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