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袍再著姑行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鵠袍再著姑行法”全詩
大尹前呵寬賈島,相君十反訪州平。
故溪舊有釣魚石,平地今多陷馬坑。
不信天公囚兩鳥,一鳴會遣百蟲驚。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再和》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重返過去的情感和對現實的觸動。
詩詞中的第一句“鵠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來定策名”表達了作者再次穿上鵠袍(古代官員的服裝)和回到雁塔(古代的一座建筑物)的愿望。這里的“姑行法”和“定策名”可以理解為作者希望再次擔任官職,重返昔日的榮耀。
接下來的兩句“大尹前呵寬賈島,相君十反訪州平”描繪了作者與官員之間的互動。其中,“大尹”和“相君”都是官職的稱謂,表明作者與這些官員有過交往。這里的“寬賈島”和“訪州平”可以理解為作者希望得到這些官員的支持和幫助,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些具體的景物和現象。“故溪舊有釣魚石,平地今多陷馬坑”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這里的“釣魚石”和“陷馬坑”可以理解為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和作者對現實的不滿。
最后一句“不信天公囚兩鳥,一鳴會遣百蟲驚”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不信任和對自己能夠改變現狀的信心。這里的“兩鳥”可以理解為作者自己和其他有志之士,而“百蟲”則代表社會的各種問題和困擾。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呼喚,能夠喚起更多人的覺醒和行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榮耀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能夠改變現狀的信心和呼喚更多人的覺醒。
“鵠袍再著姑行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再和
gǔ páo zài zhe gū xíng fǎ, yàn tǎ chóng lái dìng cè míng.
鵠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來定策名。
dà yǐn qián ā kuān jiǎ dǎo, xiāng jūn shí fǎn fǎng zhōu píng.
大尹前呵寬賈島,相君十反訪州平。
gù xī jiù yǒu diào yú shí, píng dì jīn duō xiàn mǎ kēng.
故溪舊有釣魚石,平地今多陷馬坑。
bù xìn tiān gōng qiú liǎng niǎo, yī míng huì qiǎn bǎi chóng jīng.
不信天公囚兩鳥,一鳴會遣百蟲驚。
“鵠袍再著姑行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