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蠅書猶可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眼蠅書猶可讀”全詩
溘先未遣隨朝落,殿后姑留作曙星。
老眼蠅書猶可讀,微聾蟻鬧不須聽。
申公歲晚殊多事,白首番番詣漢廷。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憶昔》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昔》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回憶春天郊外共同踏青的往事。詩中表達了歲月流轉,人事易變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憶往春天,我們一起在郊外踏青,十個人中已有九人凋零。
匆匆離去的人未能隨朝落,只有我留下來成為黎明的星辰。
雖然年老眼睛昏花,但還能讀書,盡管微弱的聽力無法聽到蟻群的喧囂。
晚年的我有許多事情要辦,白發頻頻拜訪漢廷。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踏青的場景,表達了歲月易逝、人事易變的感慨。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慨。詩中的春天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美好,而十人中九人凋零的描寫則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作者通過自己留下來的形象,比喻成黎明的星辰,表達了對自己堅持追求的信念和對未來的希望。
詩中還描繪了作者年老的形象,他的眼睛已經昏花,但仍然能讀書。這表達了作者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晚年生活的積極態度。同時,作者提到微弱的聽力無法聽到蟻群的喧囂,這暗示了作者對外界喧囂的淡漠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最后幾句詩中,作者提到自己晚年有許多事情要辦,白發頻頻拜訪漢廷。這表達了作者對晚年生活的忙碌和對社會的關注。作者通過白首番番詣漢廷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踏青的場景,表達了歲月易逝、人事易變的主題,同時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以及對知識、寧靜和社會責任的追求。
“老眼蠅書猶可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xī
憶昔
yì xī chūn jiāo gòng tà qīng, shí rén zhōng yǐ jiǔ diāo líng.
憶昔春郊共踏青,十人中已九凋零。
kè xiān wèi qiǎn suí cháo luò, diàn hòu gū liú zuò shǔ xīng.
溘先未遣隨朝落,殿后姑留作曙星。
lǎo yǎn yíng shū yóu kě dú, wēi lóng yǐ nào bù xū tīng.
老眼蠅書猶可讀,微聾蟻鬧不須聽。
shēn gōng suì wǎn shū duō shì, bái shǒu fān fān yì hàn tíng.
申公歲晚殊多事,白首番番詣漢廷。
“老眼蠅書猶可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