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焚巫際雨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待焚巫際雨工”全詩
湯反諸身防六事,漢移其咎責三公。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旱災和大風帶來的困境,以及古代君主在面對災害時的應對之道。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
秋天的旱災接連而來,大風緊隨其后,劉克莊寫了十首即事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旱災和大風為背景,通過描繪古代君主的應對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災害的思考和對君主的期望。
首先,詩中提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感悟力。古人能夠通過一念之間的感悟,預知災害的到來,不需要等到焚巫祈雨的儀式。這表明古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災害的警覺,以及他們通過自身的智慧和洞察力來應對困境。
其次,詩中提到了湯和漢兩位君主。湯是商朝的君主,他在面對旱災時,采取了六項措施來保護人民。而漢朝的君主則將災害的責任轉嫁給了三公,這顯示了不負責任的態度。通過對比,作者表達了對君主應對災害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像湯一樣負起責任,而不是將責任推給他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旱災和大風,以及古代君主的不同應對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災害的思考和對君主的期望。它提醒人們在面對困境時要有智慧和責任心,同時也呼吁君主們要勇于承擔責任,保護人民免受災害的侵害。
“不待焚巫際雨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àn jì yǐ dà fēng jí shì shí shǒu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
gǔ rén yī niàn gǎn ér tōng, bù dài fén wū jì yǔ gōng.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際雨工。
tāng fǎn zhū shēn fáng liù shì, hàn yí qí jiù zé sān gōng.
湯反諸身防六事,漢移其咎責三公。
“不待焚巫際雨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