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亭臺似積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見亭臺似積蘇”全詩
不知身在花陰臥,但見亭臺似積蘇。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四疊》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疊》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居住在鄉村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草戶柴門野老居,
恍然疑執化人裾。
不知身在花陰臥,
但見亭臺似積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鄉村中的一位老人居住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詩中的“草戶柴門野老居”描繪了一個質樸的鄉村景象,老人居住在簡陋的茅屋中,生活樸素。這種質樸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社會的繁忙和浮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接著,詩中的“恍然疑執化人裾”表達了作者對老人的敬佩和欽佩之情。這位老人的形象給作者帶來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仿佛他是一個修行者或者仙人。這種感覺使得作者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產生了反思,思考自己是否能夠達到這種超然的境界。
然后,詩中的“不知身在花陰臥,但見亭臺似積蘇”描繪了老人在花陰中休息的情景。這里的花陰和亭臺都是象征著優美的環境和閑適的生活。老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休息,使得作者感到自己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寧靜和安逸。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老人居住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寧靜、安逸生活的向往。它呈現了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同時也傳達了對簡樸生活和自然環境的贊美。
“但見亭臺似積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dié
四疊
cǎo hù zhài mén yě lǎo jū, huǎng rán yí zhí huà rén jū.
草戶柴門野老居,恍然疑執化人裾。
bù zhī shēn zài huā yīn wò, dàn jiàn tíng tái shì jī sū.
不知身在花陰臥,但見亭臺似積蘇。
“但見亭臺似積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