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旗鳴鼓亦兵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反旗鳴鼓亦兵機”全詩
不知三帥揚鞭際,誰為君王殿后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端嘉雜詩二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嘉雜詩二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全眾回軍未可非,
反旗鳴鼓亦兵機。
不知三帥揚鞭際,
誰為君王殿后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戰爭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將士們的關切。詩中提到了回軍的全體士兵,他們面臨著不可避免的戰斗,即使是反擊敵軍的旗幟和鼓聲也是戰爭的信號。然而,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將領們的疑問,不知道在這個關鍵時刻,哪位將領會成為君王的殿后,帶領全軍安全歸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緊張氛圍和將士們的困境。作者運用了反問句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詩中的"全眾回軍未可非"表達了將士們無法回避戰爭的現實,"反旗鳴鼓亦兵機"則強調了戰爭的緊迫性。最后兩句"不知三帥揚鞭際,誰為君王殿后歸"則表達了作者對將領們的期待和擔憂,同時也反映了戰爭中的不確定性和殘酷性。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將士們的忠誠與擔當。它不僅揭示了戰爭的無情,也反映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將士們的關懷。同時,這首詩詞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展示了宋代戰爭時期的軍事風貌和將士們的艱辛。
“反旗鳴鼓亦兵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jiā zá shī èr shí shǒu
端嘉雜詩二十首
quán zhòng huí jūn wèi kě fēi, fǎn qí míng gǔ yì bīng jī.
全眾回軍未可非,反旗鳴鼓亦兵機。
bù zhī sān shuài yáng biān jì, shuí wèi jūn wáng diàn hòu guī.
不知三帥揚鞭際,誰為君王殿后歸。
“反旗鳴鼓亦兵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