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脅已寂已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右脅已寂已滅”全詩
右脅已寂已滅,雙趺是妄是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溪庵放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庵放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溪庵中的佛像,通過對佛像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思索。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八斛四斗舍利,
一丈六尺金身。
右脅已寂已滅,
雙趺是妄是真。
這首詩詞的詩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1. 描繪佛像:詩中提到的“八斛四斗舍利,一丈六尺金身”描繪了佛像的莊嚴和壯觀。舍利是佛教中指代佛陀遺物的詞語,金身則指佛像的金質外表。通過這樣的描繪,詩詞展現了佛像的莊嚴和神圣。
2. 對生死的思考:詩中提到的“右脅已寂已滅,雙趺是妄是真”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的思考。右脅已寂已滅指的是佛像右側的肋骨已經消亡,而雙趺是指佛像的雙腳。這里作者通過對佛像身體的描寫,暗示了生死的無常和虛幻。
3. 對真實與虛妄的思索:詩中的最后兩句“雙趺是妄是真”探討了真實與虛妄的辯證關系。作者在思考佛像的雙趺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虛妄幻象,進而引發了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佛像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真實與虛妄等哲學問題的思考。同時,通過對佛像的莊嚴描寫,也展現了佛教信仰的崇高和神圣。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了,卻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賞析。
“右脅已寂已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ān fàng yán shí shǒu
溪庵放言十首
bā hú sì dòu shè lì, yī zhàng liù chǐ jīn shēn.
八斛四斗舍利,一丈六尺金身。
yòu xié yǐ jì yǐ miè, shuāng fū shì wàng shì zhēn.
右脅已寂已滅,雙趺是妄是真。
“右脅已寂已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