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時百舌未收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時百舌未收聲”全詩
劾侯常侍如張□,訟石中書有更生。
伺夜九頭猶作崇,過時百舌未收聲。
虞廷可是無儀鳳,底事相看噤不鳴。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書事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事十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重貂珰鼎軸輕,
力扶弱勢賴公卿。
劾侯常侍如張□,
訟石中書有更生。
伺夜九頭猶作崇,
過時百舌未收聲。
虞廷可是無儀鳳,
底事相看噤不鳴。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書事的場景,通過對官員們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腐敗和官場黑暗的不滿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漢代時期的重貴之物——貂珰鼎為引子,暗示了當時的政治腐敗。"漢重貂珰鼎軸輕"意味著重要的事物被輕視,權力被濫用。接著,詩中提到了公卿們力扶弱勢,暗指他們依靠權貴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劾侯常侍如張□"表達了作者對官員們的不滿,暗示了他們的貪污腐敗行為。"訟石中書有更生"則指出了司法系統的腐敗和不公正。
"伺夜九頭猶作崇,過時百舌未收聲"揭示了黑暗的官場環境,即使是在深夜,也有人在進行不正當的活動,而百舌鳥的鳴叫也無法揭露這些黑暗。
最后兩句"虞廷可是無儀鳳,底事相看噤不鳴"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府的失望和無奈。"虞廷可是無儀鳳"指的是政府沒有像鳳凰那樣的儀態和品德,而"底事相看噤不鳴"則表示底層人民對這些黑暗事務的默默忍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當時政治腐敗和官場黑暗的揭示,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政府的失望。
“過時百舌未收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shí shǒu
書事十首
hàn zhòng diāo dāng dǐng zhóu qīng, lì fú ruò shì lài gōng qīng.
漢重貂珰鼎軸輕,力扶弱勢賴公卿。
hé hóu cháng shì rú zhāng, sòng shí zhōng shū yǒu gēng shēng.
劾侯常侍如張□,訟石中書有更生。
cì yè jiǔ tóu yóu zuò chóng, guò shí bǎi shé wèi shōu shēng.
伺夜九頭猶作崇,過時百舌未收聲。
yú tíng kě shì wú yí fèng, dǐ shì xiāng kàn jìn bù míng.
虞廷可是無儀鳳,底事相看噤不鳴。
“過時百舌未收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