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材豈擬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臣材豈擬倫”全詩
周惟十夫哲,漢止一儒醇。
圣筆嚴褒貶,臣材豈擬倫。
驪珠六十九,誰謂橐中貧。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大行皇帝挽詩六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行皇帝挽詩六首》是劉克莊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英鑒高千古,
名尤不假人。
周惟十夫哲,
漢止一儒醇。
圣筆嚴褒貶,
臣材豈擬倫。
驪珠六十九,
誰謂橐中貧。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為大行皇帝寫的六首挽詩。詩中表達了對大行皇帝的贊揚和懷念之情。詩人稱頌皇帝的英明才智高出千古,名聲遠勝于其他人。他將周朝時期的十位賢明君主與漢朝時期的一位儒雅賢臣相提并論,以突顯大行皇帝的卓越才能。詩人還提到,圣明的筆墨對于褒貶君臣才能非常嚴格,但是即使是臣子們的才能也難以與大行皇帝相媲美。最后,詩人用驪珠六十九來比喻大行皇帝的卓越才能,表達了他對皇帝才華的贊嘆。
賞析:
《大行皇帝挽詩六首》是一首懷念皇帝的挽詩,通過對大行皇帝才能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皇帝的敬仰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將周朝和漢朝時期的賢明君主與大行皇帝相對照,以突顯皇帝的卓越才能。詩人以圣明的筆墨嚴格褒貶,卻發現臣子們的才能還難以與皇帝相比,體現了對皇帝才華的推崇。最后,詩人以驪珠六十九來比喻皇帝的才能,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皇帝杰出才華的稱贊。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大行皇帝的敬佩和懷念之情。劉克莊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整首詩詞以皇帝的才能為中心展開,既是對皇帝的贊美,也是對皇帝卓越統治的肯定,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意義。
“臣材豈擬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xíng huáng dì wǎn shī liù shǒu
大行皇帝挽詩六首
yīng jiàn gāo qiān gǔ, míng yóu bù jiǎ rén.
英鑒高千古,名尤不假人。
zhōu wéi shí fū zhé, hàn zhǐ yī rú chún.
周惟十夫哲,漢止一儒醇。
shèng bǐ yán bāo biǎn, chén cái qǐ nǐ lún.
圣筆嚴褒貶,臣材豈擬倫。
lí zhū liù shí jiǔ, shuí wèi tuó zhōng pín.
驪珠六十九,誰謂橐中貧。
“臣材豈擬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