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墻如見堯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羹墻如見堯在”全詩
至行冠冕萬世,通喪縞素三年。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興六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六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羹墻如見堯在,
謳歌皆之啟賢。
至行冠冕萬世,
通喪縞素三年。
中文譯文:
高墻上仿佛出現了堯帝,
歌頌之聲都是為了啟示人才。
至高的行為將永遠流傳,
通達悲痛的人會經歷三年的哀傷。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對杰出人才的贊美和對悲痛時刻的思考,突顯了劉克莊對人生的思考和人類命運的關注。他通過堯帝和啟示人才的形象,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推崇。而最后兩句表達了人們普遍經歷的喪失和悲傷,強調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苦難和挫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六言句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悟。首句以羹墻比喻世界,暗示了堯帝的崇高地位,既是一種情感表達,也是對歷史傳統的回憶。第二句通過謳歌啟示人才,表達了對人才的欣賞和推崇,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第三句用至行冠冕萬世來形容卓越行為將永遠流傳,強調了高尚品德和行為的價值,它們將超越時代的限制。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人們在悲傷和喪失面前所經歷的痛苦和傷痛,是對人生苦難的深刻思考。
整體上,《雜興六言十首》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展示了劉克莊對人才和人生的關切,以及對歷史傳統和人類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
“羹墻如見堯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liù yán shí shǒu
雜興六言十首
gēng qiáng rú jiàn yáo zài, ōu gē jiē zhī qǐ xián.
羹墻如見堯在,謳歌皆之啟賢。
zhì xíng guān miǎn wàn shì, tōng sàng gǎo sù sān nián.
至行冠冕萬世,通喪縞素三年。
“羹墻如見堯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