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總去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臺總去登”全詩
老僧不出院,掛起一枝藤。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病中雜興五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雜興五言十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雜興五言十首
鐵筆俱牽動,金臺總去登。
老僧不出院,掛起一枝藤。
譯文:
鐵筆一起動,金臺總要登。
老僧不出院,懸掛一根藤。
詩意:
這首詩是劉克莊在病中所作,在表面上看似閑適卻蘊含深意。詩人通過描繪鐵筆和金臺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思緒和情感。在病榻上,他無法親自登上金臺,只能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而老僧則象征著自己內心深處的修行,他不離開藤枝所掛的地方,體現了作者在身體上不得自由卻在精神上仍然追求自我境界的堅持。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在疾病中的內心世界。鐵筆和金臺是象征性的意象,鐵筆牽動著詩人的思緒,金臺則代表著高遠的理想和追求。然而,作者身患重病,無法親臨金臺,只能在病榻上借助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老僧懸掛的藤枝象征著內心的修行和自我堅守,詩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著對高尚理想的追求。
這首詩的主題是病中的堅持和思考。盡管作者身陷疾病之中,但他的心靈和思想仍然是自由的,他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寄托了對高尚境界的追求。整首詩意境高遠,意味深長,通過簡潔的表達展現了作者的堅韌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總的來說,劉克莊的《病中雜興五言十首》以簡潔的詞句描繪了作者在疾病中的心情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鐵筆、金臺和老僧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考與堅持。這首詩在形式上簡練而富有意境,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富有內涵,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金臺總去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zá xìng wǔ yán shí shǒu
病中雜興五言十首
tiě bǐ jù qiān dòng, jīn tái zǒng qù dēng.
鐵筆俱牽動,金臺總去登。
lǎo sēng bù chū yuàn, guà qǐ yī zhī téng.
老僧不出院,掛起一枝藤。
“金臺總去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