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黃策方施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今黃策方施用”全詩
涪翁舊傳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畫無。
不遣耆英陪講讀,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黃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季父習靜哀詩四首》,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
易學紛紛各著書,
獨于師說著功夫。
涪翁舊傳七分止,
邵子先天一畫無。
不遣耆英陪講讀,
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黃策方施用,
姑可藏山待后儒。
譯文:
各種易學紛紛著書,
只有我獨自向師學習。
涪翁的傳授只有七分,
邵子的先天之道一筆不留。
不愿老者陪同講讀,
只留下文章教授弟子。
如今黃策正在廣泛應用,
我愿暫時隱居山間等待后來的儒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學術界的狀況的思考和感慨。易學在宋代非常流行,許多人紛紛著書傳授自己的理論,但作者卻認為只有向真正的學者學習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第二句中的“涪翁”指的是唐代的王弼,他對于易學有獨特的見解,但作者認為他的理論只傳授了其中的七分,無法全面理解易學的真諦。而“邵子”則指的是唐代的邵雍,他在天道方面的理論也被作者認為只有一筆概括,無法完全理解天道的奧義。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態度。他認為不愿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年長者,而是留給年輕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作者希望年輕的一代能夠承擔起學術的發展和傳承的責任。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愿。他提到黃策,指的是當時的宰相黃庭堅,他在政治上廣泛應用了自己的理論。作者希望自己能夠隱居山間,等待未來的儒者,也就是希望有人能夠繼承和發揚學問,為學術界帶來新的發展。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傳承和發展的思考,展示了他對于真正學者的崇敬和對于學術的期待。同時,通過對當時學術界的分析和自己的選擇,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的追求和對于未來的期許。
“即今黃策方施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fù xí jìng āi shī sì shǒu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
yì xué fēn fēn gè zhù shū, dú yú shī shuō zhe gōng fū.
易學紛紛各著書,獨于師說著功夫。
fú wēng jiù chuán qī fēn zhǐ, shào zi xiān tiān yī huà wú.
涪翁舊傳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畫無。
bù qiǎn qí yīng péi jiǎng dú, kōng liú zhāng jù shòu shēng tú.
不遣耆英陪講讀,空留章句授生徒。
jí jīn huáng cè fāng shī yòng, gū kě cáng shān dài hòu rú.
即今黃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即今黃策方施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