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詎能踏一枝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詎能踏一枝蘆”全詩
長江千里天塹,詎能踏一枝蘆。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釋老六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釋老六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應真渡揭厲水,
個個皆以杖扶。
長江千里天塹,
詎能踏一枝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對長江壯麗景色的贊嘆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人以描寫渡江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對長江的浩渺和壯麗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人類的渺小和無力面對自然的力量。
賞析:
詩的前兩句寫到了渡江的情景,"應真渡揭厲水,個個皆以杖扶",這里的"應真"指的是應真寺,"揭厲水"表示波濤洶涌的江水。人們渡江時都依靠著手中的杖來支撐身體,顯示了江水的湍急和險惡。通過這種描寫,詩人展現了長江的雄偉和危險,以及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接下來的兩句"長江千里天塹,詎能踏一枝蘆",強調了長江的廣闊和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長江千里,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兩岸的人們。"踏一枝蘆"則是指長江上的蘆葦,表示即使是最細微的一根蘆葦,也難以跨越長江這個天然屏障。這里詩人通過對長江的形容,凸顯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微小和無力。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長江的壯麗和人類的渺小,將人與自然相互對比,體現了宋代的山水詩風和人文關懷。
“詎能踏一枝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lǎo liù yán shí shǒu
釋老六言十首
yīng zhēn dù jiē lì shuǐ, gè gè jiē yǐ zhàng fú.
應真渡揭厲水,個個皆以杖扶。
cháng jiāng qiān lǐ tiān qiàn, jù néng tà yī zhī lú.
長江千里天塹,詎能踏一枝蘆。
“詎能踏一枝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