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壁蟲傷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壞壁蟲傷畫”全詩
久無祠祭至,曾作帝王來。
壞壁蟲傷畫,殘爐鼠印灰。
今人渾忘卻,江左是誰開。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吳大帝廟》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大帝廟》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露坐空山里,英靈喚不回。
久無祠祭至,曾作帝王來。
壞壁蟲傷畫,殘爐鼠印灰。
今人渾忘卻,江左是誰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吳大帝廟的景象。詩人獨自坐在空山之中,感嘆吳王的英靈已經無法喚回。長久以來,這座廟宇沒有人來祭祀,曾經的帝王榮光也已經消逝。墻壁殘破,蟲蛀損壞了壁畫,爐灶上有老鼠的印記,灰塵彌漫。如今的人們已經完全忘記了吳大帝廟的存在,不知道是誰開創了這座廟宇。
賞析:
這首詩以深沉的意境展示了吳大帝廟的凄涼景象。通過描寫廟宇的破敗和荒涼,詩人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沉思。詩中的空山、壞壁、殘爐和灰塵等形象都強調了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無情。詩人通過詩詞傳達了自己對歷史的敬仰和對社會遺忘歷史的憂慮。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凄涼的景象,喚起讀者對歷史的關注和思考,使人們對珍視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
此外,詩中還通過對吳大帝廟的描寫,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批評。詩人強調今人渾忘卻吳大帝廟的存在,暗示了人們對歷史的漠視和對傳統文化的忽視。這也是詩人對時代的反思和對社會轉型帶來的文化斷裂的擔憂之一。
總之,這首詩以簡練、凄涼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吳大帝廟的荒涼景象,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敬仰,同時也對社會的遺忘和文化斷裂表示擔憂。它通過詩詞的形式引發人們對歷史、文化和社會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壞壁蟲傷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dà dì miào
吳大帝廟
lù zuò kōng shān lǐ, yīng líng huàn bù huí.
露坐空山里,英靈喚不回。
jiǔ wú cí jì zhì, céng zuò dì wáng lái.
久無祠祭至,曾作帝王來。
huài bì chóng shāng huà, cán lú shǔ yìn huī.
壞壁蟲傷畫,殘爐鼠印灰。
jīn rén hún wàng què, jiāng zuǒ shì shuí kāi.
今人渾忘卻,江左是誰開。
“壞壁蟲傷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