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琴書隱鹿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琴書隱鹿門”全詩
乃知劍履圖麟閣,不似琴書隱鹿門。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跋潘岳悼亡一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所寫的《跋潘岳悼亡一首》,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恨齊眉人已往,
可憐尊足者猶存。
乃知劍履圖麟閣,
不似琴書隱鹿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已逝人的悼念之情。詩人感慨地說,那些曾與自己同仇敵愾、志同道合的人已經離世,令人長久懷念。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還有一些崇高的人物依然存世,值得我們尊敬。通過對比這些人物,詩人認識到在人世間的輝煌成就,如劍履圖、麟閣等,與高深的琴書、隱居的鹿門不可相提并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已故之人的懷念,展示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英才的敬仰之情。前兩句"長恨齊眉人已往,可憐尊足者猶存"表達了對逝去的志士好漢的懷念之情。"長恨齊眉"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悲痛之情。"尊足者猶存"則表達了對在世的杰出人物的敬重和欣慰。這種對英雄人物的贊美和悼念,體現了作者對傳統價值觀和英才的崇敬。
后兩句"乃知劍履圖麟閣,不似琴書隱鹿門"則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不同境遇和成就的思考。"劍履圖麟閣"指的是歷史上的功業和輝煌,象征著政治和軍事的成就。而"琴書隱鹿門"則代表了文化和藝術的追求,以及隱居自守的生活態度。通過這種對比,作者表達了對歷史功業的推崇和對隱逸生活的不以為然,強調了在人世間取得的實際成就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已逝之人的悼念和對不同境遇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英才的敬重和對現實成就的認同。同時,詩詞中透露出對傳統價值觀和歷史功業的推崇,以及對隱逸生活的不以為然,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不似琴書隱鹿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 pān yuè dào wáng yī shǒu
跋潘岳悼亡一首
cháng hèn qí méi rén yǐ wǎng, kě lián zūn zú zhě yóu cún.
長恨齊眉人已往,可憐尊足者猶存。
nǎi zhī jiàn lǚ tú lín gé, bù shì qín shū yǐn lù mén.
乃知劍履圖麟閣,不似琴書隱鹿門。
“不似琴書隱鹿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