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雖微性有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植物雖微性有常”全詩
李陵衛律陰山死,不似葵花識太陽。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葵花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葵花二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葵花二首》
一
葵花雖微性有常,
人心翻覆至難量。
李陵衛律陰山死,
不似葵花識太陽。
二
葵花雖微性有常,
人心翻覆意難量。
李陵衛律陰山死,
不似葵花識明光。
譯文:
一
葵花雖然微小,卻有著持久的特性,
人的內心波動變化極難衡量。
李陵和衛律在陰山上死去,
不如葵花能夠辨識太陽。
二
葵花雖然微小,卻有著持久的特性,
人的內心波動變化意義難以理解。
李陵和衛律在陰山上死去,
不如葵花能夠辨識明亮的光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葵花和人的內心,表達了葵花的堅定和穩定,以及人的內心波動和變化的難以捉摸之處。葵花作為一種植物,雖然微小,卻有著持久的生命力和特性,能夠追隨太陽的光芒。相比之下,人的內心卻常常翻覆不定,情感和思想的波動難以量度。
作者在詩中提到了李陵和衛律,在陰山上死去。這是指歷史上的李陵和衛律,他們都是因為政治和命運的變故而死去。與這種不幸相比,葵花的堅持和對太陽的敏感反映出了它們與人的不同。葵花以其特殊的方式辨識太陽,象征著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人類內心的脆弱和變化,以及植物葵花的堅定和穩定。通過對比,詩人呼喚人們應該像葵花一樣,保持堅定的信念和追求光明的態度。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蘊含了對人生哲理和人性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植物雖微性有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í huā èr shǒu
葵花二首
zhí wù suī wēi xìng yǒu cháng, rén xīn fān fù zhì nán liàng.
植物雖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難量。
lǐ líng wèi lǜ yīn shān sǐ, bù shì kuí huā shí tài yáng.
李陵衛律陰山死,不似葵花識太陽。
“植物雖微性有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