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跡混塵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跡混塵俗”全詩
治地可十畝,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荊扉,漸進至茅屋。
樹之百盆蘭,繚以萬竿竹。
解衣憩繁陰,擁鼻參微馥。
主人聞客來,引避若駭鹿。
卻詢守舍兒,云已出賣墨,壁間見其像,條褐巾一幅。
安知非回仙,寄跡混塵俗。
矢詩慕高風,君歸儻肯讀。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榕溪隱者》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榕溪隱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榕溪隱者》
榕溪有隱者,
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畝,
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荊扉,
漸進至茅屋。
樹之百盆蘭,
繚以萬竿竹。
解衣憩繁陰,
擁鼻參微馥。
主人聞客來,
引避若駭鹿。
卻詢守舍兒,
云已出賣墨,
壁間見其像,
條褐巾一幅。
安知非回仙,
寄跡混塵俗。
矢詩慕高風,
君歸儻肯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在榕溪的隱者的生活情景。隱者居住在幽靜的溪曲之中,他的住所雖然只有十畝地,但布局整齊,宛如一盤圍棋。開始時,隱者穿過茂密的灌木,逐漸來到茅屋前。樹下擺滿了百盆蘭花,周圍還有成千上萬的竹子。隱者在樹蔭下解開衣襟,休息片刻,聞到了參香的微妙香氣。主人聽到客人的到來,像受驚的鹿一樣躲避。然后詢問看家的孩子,得知隱者已經離開并賣掉了自己的墨,墻上還有他的畫像和一條褐色的巾帕。隱者寄身于塵世之中,安慰自己說他不是仙人歸來,但他仍然憧憬高尚的風風骨,希望君王能夠欣賞他的詩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逸生活的隱者形象,通過對隱者住所的描繪和主人的反應,展示了他與塵世的隔絕和超然。詩中用景物的描繪表達了隱者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追求。隱者選擇了一個幽靜的溪曲作為居所,十畝的土地雖小,但布局整齊如弈局,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精心安排和追求完美的態度。樹下的蘭花和竹子象征著高雅和純潔,與隱者的精神追求相呼應。他解開衣襟休息時聞到的微香,更加強調了他對高雅氣息的追求。主人對隱者的到來感到驚訝,以至于像受驚的鹿一樣躲避。這種反應凸顯了隱者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最后,詩人自謙地說隱者并非仙人歸來,但仍然希望君王能夠欣賞他的詩作,表達了他對高尚風風骨的向往和對文學成就的期待。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隱者生活環境的描寫,展現了隱逸生活的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榕溪隱者》
榕溪有隱者,
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畝,
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荊扉,
漸進至茅屋。
樹之百盆蘭,
繚以萬竿竹。
解衣憩繁陰,
擁鼻參微馥。
主人聞客來,
引避若駭鹿。
卻詢守舍兒,
云已出賣墨,
壁間見其像,
條褐巾一幅。
安知非回仙,
寄跡混塵俗。
矢詩慕高風,
君歸儻肯讀。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隱居在榕溪中的隱者的生活情景。隱者在幽靜的溪曲中過著隱逸的生活。他的住地只有十畝,但布局整齊有序,好像一盤棋局。
開始時,他穿過茂密的灌木,逐漸來到茅屋前。樹下擺滿了百盆蘭花,周圍則是萬竿竹子交織。
他解開衣襟,在繁密的樹蔭下小憩,聞到了微妙的香氣。主人聽到客人的到來,驚慌地躲避,像受驚的鹿一樣。
然后他詢問看家的孩子,得知隱者已經離開并賣掉了自己的墨,墻上有他的畫像,只有一幅褐色巾帕。
隱者自謙地說,他并非仙人歸來,只是寄身于塵世之中。他以箭的詩句表達對高尚風骨的崇敬,希望君王能夠閱讀他的作品。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隱居者的生活,通過描繪他的居所和隱者與主人的互動,表達了隱者對于超然生活的追求。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隱者的行為來傳達詩人的情感。
隱者選擇了榕溪作為隱居之地,這個地方幽靜自然。盡管土地有限,但是他精心布置,就像一個整齊的棋局。這體現了隱者對于生活的精心安排和追求完美的態度。
詩中提到的百盆蘭花和萬竿竹子代表高雅和純潔。隱者解開衣襟在樹蔭下小憩,聞到微香,這進一步強調了他對高雅氣息的追求。
主人聽到隱者的到來,驚慌地躲避,這反映了隱者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
最后,詩人自謙地說隱者并非仙人歸來,只是寄居于塵世之中。但他依然向往高尚的風骨,希望君王能夠讀到他的詩作,表達了他對文學成就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隱者的居所和主人的反應,展現了隱逸生活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高尚追求和對文學成就的渴
“寄跡混塵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óng xī yǐn zhě
榕溪隱者
róng xī yǒu yǐn zhě, yōu shì zài xī qū.
榕溪有隱者,幽事在溪曲。
zhì dì kě shí mǔ, fāng zhěng rú yì jú.
治地可十畝,方整如弈局。
shǐ xíng rù jīng fēi, jiàn jìn zhì máo wū.
始行入荊扉,漸進至茅屋。
shù zhī bǎi pén lán, liáo yǐ wàn gān zhú.
樹之百盆蘭,繚以萬竿竹。
jiě yī qì fán yīn, yōng bí cān wēi fù.
解衣憩繁陰,擁鼻參微馥。
zhǔ rén wén kè lái, yǐn bì ruò hài lù.
主人聞客來,引避若駭鹿。
què xún shǒu shě ér, yún yǐ chū mài mò,
卻詢守舍兒,云已出賣墨,
bì jiān jiàn qí xiàng, tiáo hè jīn yī fú.
壁間見其像,條褐巾一幅。
ān zhī fēi huí xiān, jì jī hùn chén sú.
安知非回仙,寄跡混塵俗。
shǐ shī mù gāo fēng, jūn guī tǎng kěn dú.
矢詩慕高風,君歸儻肯讀。
“寄跡混塵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