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必擔簦更遠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必擔簦更遠求”全詩
詩名吾不如公干,清興君何減子猷。
林下方將分半席,江邊作麼返扁舟。
騷壇尚有陽巖在,豈必擔簦更遠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謝王尚賢見訪》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王尚賢見訪》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畏跌始知筇有力,
怯寒常以衲蒙頭。
詩名吾不如公干,
清興君何減子猷。
林下方將分半席,
江邊作麼返扁舟。
騷壇尚有陽巖在,
豈必擔簦更遠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王尚賢的見訪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通過自身的感受和觀察,表達出對王尚賢的敬佩和自己的不足之處。詩中還融入了一些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于文人境界和追求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王尚賢的敬佩之情。詩的開頭兩句"畏跌始知筇有力,怯寒常以衲蒙頭",通過對自然界的描寫,暗示了人們常常在經歷挫折和困難之后才能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和勇氣。接著,詩人以自己的詩名與王尚賢相比較,表達了自己的謙虛和對王尚賢才華的贊賞。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一些自然景物,如林下分席、江邊扁舟,以及騷壇中的陽巖。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于自身境界和追求的思考。詩的最后兩句"騷壇尚有陽巖在,豈必擔簦更遠求"表達了詩人對于文學創作和追求的態度,認為即使身處騷壇,也并不一定需要追求名利,而是應該在內心中尋找真正的境界和價值。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王尚賢的敬佩和自己的謙虛,同時也融入了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風度和文化品質。
“豈必擔簦更遠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wáng shàng xián jiàn fǎng
謝王尚賢見訪
wèi diē shǐ zhī qióng yǒu lì, qiè hán cháng yǐ nà méng tóu.
畏跌始知筇有力,怯寒常以衲蒙頭。
shī míng wú bù rú gōng gàn, qīng xìng jūn hé jiǎn zi yóu.
詩名吾不如公干,清興君何減子猷。
lín xià fāng jiāng fēn bàn xí, jiāng biān zuò mó fǎn piān zhōu.
林下方將分半席,江邊作麼返扁舟。
sāo tán shàng yǒu yáng yán zài, qǐ bì dān dēng gèng yuǎn qiú.
騷壇尚有陽巖在,豈必擔簦更遠求。
“豈必擔簦更遠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