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可朝無宗室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可朝無宗室老”全詩
豈可朝無宗室老,不知家有國師公。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七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七言十首》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雪蕭太傅和訟石中書兩位官員的遭遇,以及對朝廷政治局勢的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雪蕭太傅幾罹禍,
訟石中書又納忠。
豈可朝無宗室老,
不知家有國師公。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兩位官員的遭遇為主題,表達了對朝廷政治局勢的思考和對家國忠誠的呼喚。雪蕭太傅和訟石中書都經歷了不幸的遭遇,但他們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對國家的忠誠。詩人通過這兩個形象,探討了在朝廷中官員的命運和對家國的責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雪蕭太傅和訟石中書的描寫,展示了兩個不同命運的官員。詩中的“雪蕭太傅”指的是太傅張傅,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和冤屈。而“訟石中書”則指的是中書省官員訟石,他在政治斗爭中表現出了忠誠和堅定的立場。
詩中的第三句“豈可朝無宗室老”表達了詩人對朝廷政治局勢的憂慮。宗室老指的是朝廷中的貴族長者,他們在政治決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詩人在此暗示朝廷中缺乏宗室長者的智慧和經驗,可能會導致政治的不穩定和錯誤的決策。
最后一句“不知家有國師公”表達了詩人對家國的擔憂。國師公指的是有高深學問和才能的賢人,他們可以為國家提供智慧和指導。詩人通過這句話呼喚國師公的存在,希望有人能夠擔負起領導和輔助國家的重任。
整首詩詞通過對兩位官員的對比,以及對朝廷政治和家國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政治現狀的不滿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它展示了劉克莊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反思,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和社會批判的內涵。
“豈可朝無宗室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qī yán shí shǒu
雜詠七言十首
xuě xiāo tài fù jǐ lí huò, sòng shí zhōng shū yòu nà zhōng.
雪蕭太傅幾罹禍,訟石中書又納忠。
qǐ kě cháo wú zōng shì lǎo, bù zhī jiā yǒu guó shī gōng.
豈可朝無宗室老,不知家有國師公。
“豈可朝無宗室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