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不及前時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聰明不及前時久”全詩
老去無端都塞了,不分鮑肆與蘭房。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七言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七言十首》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聰明不及前時久,
惟鼻猶能嗅臭香。
老去無端都塞了,
不分鮑肆與蘭房。
譯文:
聰明不及年輕時那樣敏銳,
只有鼻子仍能嗅到臭香。
年老后無緣無故都變得遲鈍了,
分辨不出鮑肆和蘭房的區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年老后智力衰退的現象。作者表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如年輕時那樣銳利,但他仍然能夠通過嗅覺感受到一些細微的香氣。這種對鼻子嗅覺的描述被用來象征作者僅存的敏感和感知力。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作者感到自己變得遲鈍,分辨不出鮑肆和蘭房之間的區別。這里的鮑肆和蘭房可以代表不同的事物,比如高雅與庸俗、美好與丑陋、真實與虛偽等等。作者老去后的遲鈍,使他無法辨別這些事物的本質和區別,表達了他對年輕時敏銳思維的懷念和對老去的無奈。
整首詩詞表達了人隨著年齡增長智力逐漸衰退的現象,以及這種衰退對思維敏銳度和辨識力的影響。它通過鼻子嗅覺的比喻,將作者的感受巧妙地傳達給讀者,給人以深思的空間。詩中的對比也展示了歲月無情地剝奪了人的才智,卻留下了微弱的痕跡,令人對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產生思考。
“聰明不及前時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qī yán shí shǒu
雜詠七言十首
cōng míng bù jí qián shí jiǔ, wéi bí yóu néng xiù chòu xiāng.
聰明不及前時久,惟鼻猶能嗅臭香。
lǎo qù wú duān dōu sāi le, bù fēn bào sì yǔ lán fáng.
老去無端都塞了,不分鮑肆與蘭房。
“聰明不及前時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