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如逐客猶遭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如逐客猶遭絀”全詩
書如逐客猶遭絀,辭取橫汾亦恐非。
箏笛豈能諧雅樂,綺紈元未識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師門扣指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題鄭寧文卷》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鄭寧文卷》是一首宋代劉克莊所寫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侍西山講習時,
頗于函丈得精微。
書如逐客猶遭絀,
辭取橫汾亦恐非。
箏笛豈能諧雅樂,
綺紈元未識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
勤向師門扣指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自己年老時與年輕時的學習和生活狀態的反思。他回憶起曾經在西山聽講時對知識的精深領悟,現在卻感到自己的學問如同被遺忘,猶如逐客般被人遺棄。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辭章才華可能不足以在橫汾之間取得成功。他對于箏和笛子這樣的音樂樂器是否能夠產生高雅的音樂表示懷疑,并且他也未曾理解深衣(指高貴的衣飾)的價值。最后,他感嘆自己已經老了,而他的學識還遠遠不夠,因此他決心繼續向老師請教,以便能夠更好地回歸學習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學問和年齡的反思,展現了劉克莊對時光流逝和自身成長的思考。他描述了年輕時在西山聽講時的美好回憶,暗示了自己曾經對知識的熱情和努力。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漸漸感到自己的學問和才華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樣出色,這種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憂慮在詩中逐漸浮現。
詩中的“書如逐客猶遭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學問被人遺忘的失落感。他擔心自己的辭章才華無法在橫汾之間獲得認可,這也反映了對自身才能的懷疑和迷茫。
最后兩句,“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師門扣指歸”,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時仍需向老師請教學習的決心。他意識到自己仍有很多不足之處,要繼續向老師學習,不斷進取。
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自身發展的思索,展示了他對學問和成長的渴望。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深刻的自省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學問和個人修養的重視。
“書如逐客猶遭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èng níng wén juàn
題鄭寧文卷
xī shì xī shān jiǎng xí shí, pō yú hán zhàng dé jīng wēi.
昔侍西山講習時,頗于函丈得精微。
shū rú zhú kè yóu zāo chù, cí qǔ héng fén yì kǒng fēi.
書如逐客猶遭絀,辭取橫汾亦恐非。
zhēng dí qǐ néng xié yǎ yuè, qǐ wán yuán wèi shí shēn yī.
箏笛豈能諧雅樂,綺紈元未識深衣。
jiē yú lǎo yǐ jūn fāng shǎo, qín xiàng shī mén kòu zhǐ guī.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師門扣指歸。
“書如逐客猶遭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