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日日候雙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來日日候雙鳧”全詩
古有客過雄寂寞,今無人問白何如。
蘇先自說饑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車。
縱使村翁窮到骨,豈無薄醴與枯魚。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問訊大淵痔疾》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問訊大淵痔疾》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一天天地等待著雙鳧歸來,
時間匆忙地催促歲月的離去。
古時有客人路過這寂寞的地方,
而今卻無人問我過得如何。
蘇先生親口說過他饑腸轆轆,
蒙叟曾經嘲笑他吃不到面食。
即使是村里的老翁貧窮到了骨頭,
也不可能沒有點薄酒和干魚。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自問自答的方式,表達了對于現實的思考和對人情冷暖的感慨。詩中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寫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詩人提到古時有人經過這個荒涼的地方,而今卻沒有人關心他的境況,暗示了人情淡漠、冷漠的現實。詩人通過描寫蘇先生的饑餓和蒙叟的諷刺,進一步強調了社會的不公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最后,詩人以村翁貧窮但仍有薄酒和干魚來寄托對生活的期待和對人情溫暖的希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客觀現實的描繪和對人情冷暖的抒發,傳達了一種對于社會冷漠的反思和對于溫暖人情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蘇先生和蒙叟的描寫,凸顯了社會中的不公和人際關系的冷漠現象,引發讀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最后一句“豈無薄醴與枯魚”表達了對生活的期待和對于人情溫暖的希望,給人以一絲希望和慰藉。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于人情溫暖的向往。
“秋來日日候雙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n xùn dà yuān zhì jí
問訊大淵痔疾
qiū lái rì rì hòu shuāng fú, huò dì guāng yīn pò suì chú.
秋來日日候雙鳧,霍地光陰迫歲除。
gǔ yǒu kè guò xióng jì mò, jīn wú rén wèn bái hé rú.
古有客過雄寂寞,今無人問白何如。
sū xiān zì shuō jī cān miàn, méng sǒu céng chī shì dé chē.
蘇先自說饑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車。
zòng shǐ cūn wēng qióng dào gǔ, qǐ wú báo lǐ yǔ kū yú.
縱使村翁窮到骨,豈無薄醴與枯魚。
“秋來日日候雙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