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照塢中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照塢中金”全詩
可憐臍里燭,不照塢中金。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一百首·董卓》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一百首·董卓》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董卓這個歷史人物的形象和行為,并表達了對他的不滿和批評。
詩詞的中文譯文:
虎視無強對,鴟張有篡心。
可憐臍里燭,不照塢中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董卓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他的強悍和野心的批評。首先,詩中提到董卓“虎視無強對”,形容他目光銳利,時刻警覺,意味著他并不害怕任何強敵。接著,詩中提到董卓“鴟張有篡心”,用鴟鳥張開翅膀捕食的形象,比喻董卓有篡奪權位的野心,意味著他對權力的貪婪和不擇手段。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對董卓的諷刺和嘲諷。詩中說,“可憐臍里燭”,意思是可憐他身體內的臍帶上的蠟燭,臍帶是人的生命之源,而董卓卻沒有將自己的力量和才華用于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上。接下來的“不照塢中金”,表明他的光芒沒有照耀到內室中的財富,暗指他的統治只為個人私利,而不關心百姓的疾苦。
整首詩詞通過對董卓的批評和諷刺,揭示了他的權力欲望和自私自利的本質。劉克莊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對董卓這個歷史人物的深刻批判,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這首詩詞在宋代文人中廣為流傳,成為了對董卓這一歷史人物的經典評價之一。
“不照塢中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dǒng zhuō
雜詠一百首·董卓
hǔ shì wú qiáng duì, chī zhāng yǒu cuàn xīn.
虎視無強對,鴟張有篡心。
kě lián qí lǐ zhú, bù zhào wù zhōng jīn.
可憐臍里燭,不照塢中金。
“不照塢中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