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傳偷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俗傳偷藥”全詩
唐人皆詠月,吾取玉川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池上對月五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池上對月五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
池上對月五首
世俗傳偷藥,
嫦娥以此名。
唐人皆詠月,
吾取玉川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池塘邊對著月亮創作了五首詩。開頭兩句提到了世人傳說中的偷竊長生不老藥的故事,以及因此而得名的嫦娥,這種傳說在世俗中廣為流傳。接下來的兩句說到了唐代的詩人們都在吟詠月亮,而作者則選擇從玉川(指月亮)中產生靈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世俗傳說和文人習慣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月亮的獨特感悟和創作選擇。首先,作者提到了世俗傳說中的嫦娥故事,嫦娥是中國傳說中與月亮有關的女神,因為她偷吃了長生不老藥而被流放到月亮上。這一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成為了人們對月亮的浪漫想象和寄托。通過援引這個傳說,作者將自己的創作與世俗傳說相聯系,把自己與嫦娥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月亮的情感和對文學創作的追求。
其次,作者提到唐代的詩人們都喜歡吟詠月亮。唐代是中國文人詩歌的黃金時代,許多著名的詩人都以描繪月亮為題材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作者通過提及唐人吟詠月亮來突出自己的創作選擇,表達了對前人詩歌的借鑒與致敬。同時,他選擇從玉川中尋找創作靈感,顯示了自己對于創作獨特的視角和追求。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表達,將作者對月亮的獨特感悟、對文學傳統的繼承與發展進行了呈現,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獨立的創作態度。
“世俗傳偷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shàng duì yuè wǔ shǒu
池上對月五首
shì sú chuán tōu yào, cháng é yǐ cǐ míng.
世俗傳偷藥,嫦娥以此名。
táng rén jiē yǒng yuè, wú qǔ yù chuān shēng.
唐人皆詠月,吾取玉川生。
“世俗傳偷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