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見行橐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見行橐嗔”全詩
豈不謀出處,歲檢水菽貧。
曛黑投山中,明發趨江濱。
漁父隱者歟,葉舟方垂緡。
相逢飄然逝,似笑來往頻。
白鷗我同盟,青山吾故人。
即之欲與言,邈若不可親。
昔迎歸軒喜,今見行橐嗔。
索愿悵未諧,抱慚終此身。
先賢遠志喻,千載猶如新。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發枕峰》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枕峰》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蒼頭奉辟書,
嚴裝犯蕭辰。
豈不謀出處,
歲檢水菽貧。
曛黑投山中,
明發趨江濱。
漁父隱者歟,
葉舟方垂緡。
相逢飄然逝,
似笑來往頻。
白鷗我同盟,
青山吾故人。
即之欲與言,
邈若不可親。
昔迎歸軒喜,
今見行橐嗔。
索愿悵未諧,
抱慚終此身。
先賢遠志喻,
千載猶如新。
詩意和賞析:
《發枕峰》是一首抒發作者內心情感的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自己理想的艱辛和坎坷。
詩的開頭,蒼頭指的是博士生的發式,奉辟書表示受命而行。作者嚴肅地穿戴起來,冒著嚴寒踏上旅途去邊疆。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他在思考著,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處,尋求人生的歸宿。
詩中提到了歲檢水菽貧,意指每年都要接受貧窮的考驗。這里的水菽表示農田和稻谷,作者用貧窮來比喻自己平凡的生活狀況。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曛黑投山中、明發趨江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輾轉奔赴目的地的艱辛。他穿過山林,趕往江邊。在江濱,作者看到了漁父和隱居者,他們或許是在尋找心靈的安寧。
詩中出現的相逢飄然逝,似笑來往頻,描述了一種短暫而頻繁的相遇與別離的情景,仿佛是笑聲在風中飄蕩,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
白鷗我同盟,青山吾故人,這兩句表達了作者與自然的親近和對大自然的依賴。白鷗和青山成為了他的同盟和故人,給他帶來安慰和慰藉。
詩的結尾,作者感慨地說自己即將離開這里,想要與這些人交談,但是距離遙遠,仿佛無法親近。他回憶起以前的歡喜和現在的不滿,感到遺憾和慚愧。他對自己的愿望未能實現感到失望,但他仍然懷念先賢們遠大的志向,認為這些志向千年來一直如新。
整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追求和掙扎,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表達了對于理想的追求、對現實的痛苦和對先賢智慧的敬仰。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追尋,展現了他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感受,同時也抒發了對自然和人際關系的深情與思索。
“今見行橐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zhěn fēng
發枕峰
cāng tóu fèng pì shū, yán zhuāng fàn xiāo chén.
蒼頭奉辟書,嚴裝犯蕭辰。
qǐ bù móu chū chù, suì jiǎn shuǐ shū pín.
豈不謀出處,歲檢水菽貧。
xūn hēi tóu shān zhōng, míng fā qū jiāng bīn.
曛黑投山中,明發趨江濱。
yú fù yǐn zhě yú, yè zhōu fāng chuí mín.
漁父隱者歟,葉舟方垂緡。
xiāng féng piāo rán shì, shì xiào lái wǎng pín.
相逢飄然逝,似笑來往頻。
bái ōu wǒ tóng méng, qīng shān wú gù rén.
白鷗我同盟,青山吾故人。
jí zhī yù yǔ yán, miǎo ruò bù kě qīn.
即之欲與言,邈若不可親。
xī yíng guī xuān xǐ, jīn jiàn xíng tuó chēn.
昔迎歸軒喜,今見行橐嗔。
suǒ yuàn chàng wèi xié, bào cán zhōng cǐ shēn.
索愿悵未諧,抱慚終此身。
xiān xián yuǎn zhì yù, qiān zǎi yóu rú xīn.
先賢遠志喻,千載猶如新。
“今見行橐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