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著孤臣鬢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著孤臣鬢毛”全詩
短夢聽鈞天樂,一生泣鼎湖弓。
周章鶴碧朝服,咫尺猩紅御袍。
幾號失帝陵木,霜著孤臣鬢毛。
帳殿久移南內,橋山已隔西興。
同時謁帝評事,回首不忘茂陵。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題同班小錄》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同班小錄》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猶記甲申引見,
傳頭幾度春風。
短夢聽鈞天樂,
一生泣鼎湖弓。
周章鶴碧朝服,
咫尺猩紅御袍。
幾號失帝陵木,
霜著孤臣鬢毛。
帳殿久移南內,
橋山已隔西興。
同時謁帝評事,
回首不忘茂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劉克莊回憶起過去的經歷和感受,具有濃厚的憂國憂民情懷。詩中提到了一些歷史事件和景物,表達了對國家沉淪和皇帝失道的痛心悲憤之情,以及對忠臣忠義的贊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國憂民之情。首句“猶記甲申引見”,暗示作者曾經擔任官職,可能是在朝廷中擔任官員。接著,他回憶起幾度春風,這里的春風可能象征著希望和繁榮。然而,緊接著的兩句“短夢聽鈞天樂,一生泣鼎湖弓”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淪陷和自身忠誠的痛心之情。這里的“鈞天樂”和“鼎湖弓”分別指代皇帝的樂曲和戰爭,暗示著國家的衰敗和戰亂。
下面幾句描繪了皇帝的服飾,用“周章鶴碧朝服,咫尺猩紅御袍”來形容,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尊貴。然而,接下來的兩句“幾號失帝陵木,霜著孤臣鬢毛”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領導者失道的痛惜和憂慮。這里的“失帝陵木”指的是帝陵中被砍伐的樹木,暗示國家的衰敗和統治者的錯誤。
最后兩句“帳殿久移南內,橋山已隔西興。同時謁帝評事,回首不忘茂陵”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忠臣的贊頌。這里的“帳殿”、“南內”、“橋山”都是與朝廷和帝王有關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謁見皇帝或為朝廷辦公,暗示著作者在政治事務中的參與。最后一句“回首不忘茂陵”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眷戀和對忠臣的敬仰。
整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敗和統治者失道的憂慮和痛心,以及對忠臣忠義的贊頌。它展現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政治動蕩和人民的苦難。
“霜著孤臣鬢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tóng bān xiǎo lù
題同班小錄
yóu jì jiǎ shēn yǐn jiàn, chuán tóu jǐ dù chūn fēng.
猶記甲申引見,傳頭幾度春風。
duǎn mèng tīng jūn tiān lè, yī shēng qì dǐng hú gōng.
短夢聽鈞天樂,一生泣鼎湖弓。
zhōu zhāng hè bì cháo fú, zhǐ chǐ xīng hóng yù páo.
周章鶴碧朝服,咫尺猩紅御袍。
jǐ hào shī dì líng mù, shuāng zhe gū chén bìn máo.
幾號失帝陵木,霜著孤臣鬢毛。
zhàng diàn jiǔ yí nán nèi, qiáo shān yǐ gé xī xīng.
帳殿久移南內,橋山已隔西興。
tóng shí yè dì píng shì, huí shǒu bù wàng mào líng.
同時謁帝評事,回首不忘茂陵。
“霜著孤臣鬢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