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亦有安巢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檐亦有安巢地”全詩
茅檐亦有安巢地,何必王家與謝家。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燕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燕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身穿烏黑衣袍觀賞落花,
春風吹拂,影子投射在天涯。
茅檐下也有安適的巢穴,
何必糾結于王家與謝家。
詩意:
這首詩以觀賞落花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欣賞和思考。詩人曾身穿烏黑的衣袍,站在一處遠離塵囂的地方,靜靜地觀賞落花。春風吹拂之下,花影在天涯投射。詩人認為即使是茅檐下,也有安適的巢穴供燕子棲息,表達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贊美。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態,認為不必糾纏于權貴和富貴之家,追求簡樸的生活即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富有意境的場景,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人通過觀賞落花,感受春風,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繁華世界的超脫。詩人用"烏衣"這個形象來形容自己,襯托出他身份低微、遠離紛擾的狀態。茅檐下的燕子巢穴成為一種比喻,詩人認為即使是簡陋的環境,也可以找到安適的生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態,不被權勢和財富所困擾,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塑造了淡泊清雅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的隱逸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
總體而言,《燕二首》通過對落花和春風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詩人超然物外、追求自由心態的追求。這首詩在表達思想情感和塑造意境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是宋代山水田園詩的典型作品之一。
“茅檐亦有安巢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èr shǒu
燕二首
céng kè wū yī kàn luò huā, chūn fēng chuī yǐng bàng tiān yá.
曾客烏衣看落花,春風吹影傍天涯。
máo yán yì yǒu ān cháo dì, hé bì wáng jiā yǔ xiè jiā.
茅檐亦有安巢地,何必王家與謝家。
“茅檐亦有安巢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