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來林下卓庵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來林下卓庵無”全詩
幾度劇談俱抵掌,有時大醉勸留須。
探梅尚憶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爐。
我已休官師退院,肯來林下卓庵無。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懷保寧聰老》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保寧聰老》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秣陵一見嘆魁梧,
每恨斯人不業儒。
幾度劇談俱抵掌,
有時大醉勸留須。
探梅尚憶陪山屐,
煨芋何因共地爐。
我已休官師退院,
肯來林下卓庵無。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保寧聰老的懷念之情。保寧聰老是作者的朋友,他在秣陵一見之后,對他的魁梧體態感到嘆服,但又常常感嘆他不從事儒學,沒有發揮自己的才華。作者們多次熱烈地討論過學問,爭辯過觀點,但無論怎樣爭辯,他們始終是朋友,友誼深厚。有時候,他們也一起大醉,作者勸說保寧聰老多留下來。詩中提到了一些共同的回憶,如一起探梅花,一起烤芋頭。最后,作者已經辭去官職,退隱山林,但他希望保寧聰老能夠來到他的林下庵堂做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保寧聰老的懷念,展現了作者與他的深厚友誼以及他們共同的回憶。詩中的情感真摯,文字簡潔,給人以親切感。作者表達了對保寧聰老才華橫溢的羨慕和遺憾,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情誼的珍視。詩中的探梅和煨芋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與保寧聰老一起共度時光的情景,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退隱之志,同時也表達了對保寧聰老的邀請和期待,展示了作者對自己退隱生活的樂觀和期望。整首詩詞既表達了友誼之情,又抒發了退隱之志,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肯來林下卓庵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bǎo níng cōng lǎo
懷保寧聰老
mò líng yī jiàn tàn kuí wú, měi hèn sī rén bù yè rú.
秣陵一見嘆魁梧,每恨斯人不業儒。
jǐ dù jù tán jù dǐ zhǎng, yǒu shí dà zuì quàn liú xū.
幾度劇談俱抵掌,有時大醉勸留須。
tàn méi shàng yì péi shān jī, wēi yù hé yīn gòng dì lú.
探梅尚憶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爐。
wǒ yǐ xiū guān shī tuì yuàn, kěn lái lín xià zhuō ān wú.
我已休官師退院,肯來林下卓庵無。
“肯來林下卓庵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