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作紅顏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昔作紅顏子”全詩
昔作紅顏子,今為碧眼胡。
迷蒙銀海眩,欹側玉山扶。
惜尚名書畫,緘縢可謂愚。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記醫語》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記醫語》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如桐半死,天尚罰枯株。
昔作紅顏子,今為碧眼胡。
迷蒙銀海眩,欹側玉山扶。
惜尚名書畫,緘縢可謂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在晚年時對自身身體和才華的思考和感慨。詩中以桐樹作為隱喻,表達了作者年老體衰的狀態,他感嘆自己像半死的桐樹一樣,身體已經虛弱到了枯死的地步,但天命仍然在懲罰他。詩人昔日曾是紅顏子(指有才華的人),而現在卻成了胡人(指外族人)。他感到自己的才華和形象都已經迷失,就像在銀海中迷蒙眩暈,只能依靠倚在玉山上的人扶持。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身體和才華的比喻,抒發了作者對衰老和失去才華的感嘆和憂慮。桐樹象征了生命和才華的凋零,作者通過身如桐半死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年老體衰的狀態。天尚罰枯株表明作者認為自己的衰老是天命的懲罰,暗示了個人命運與天道的關系。昔作紅顏子、今為碧眼胡,道出了作者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但如今卻失去了曾經的風采,成為了碧眼胡人的形象。迷蒙銀海眩、欹側玉山扶,描繪了作者迷失在銀海中,只能依靠他人扶持的心境。最后兩句“惜尚名書畫,緘縢可謂愚”,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尚有的名聲、書畫才華的珍惜之情,并批評了自己不懂得保護和珍惜自己的才華,認為這是自己的愚蠢之舉。
整首詩詞以悲涼的筆調描繪了作者晚年的心境,抒發了對衰老和失去才華的憂慮和痛苦之情。通過隱喻和對比的手法,詩人將自己的個人經歷與人生的無常變化相結合,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才華凋零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詞言簡意賅,抒情深沉,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思考。
“昔作紅顏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ī yǔ
記醫語
shēn rú tóng bàn sǐ, tiān shàng fá kū zhū.
身如桐半死,天尚罰枯株。
xī zuò hóng yán zi, jīn wèi bì yǎn hú.
昔作紅顏子,今為碧眼胡。
mí méng yín hǎi xuàn, yī cè yù shān fú.
迷蒙銀海眩,欹側玉山扶。
xī shàng míng shū huà, jiān téng kě wèi yú.
惜尚名書畫,緘縢可謂愚。
“昔作紅顏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