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限重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是限重關”全詩
為憐臨水寺,盡見隔城山。
墻繚青苔里,舟藏綠陰間。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關。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悠然亭》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悠然亭》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每到闌干畔,徘徊暮始還。
為憐臨水寺,盡見隔城山。
墻繚青苔里,舟藏綠陰間。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關。
中文譯文:
每當到達闌干畔,徘徊于傍晚時分才歸。
心生憐憫臨水的寺廟,盡能看到隔離的城山。
墻上纏繞著青苔,船隱匿在綠蔭之間。
松樹的門應當步入月光,只是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詩意:
《悠然亭》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喜愛和對寧靜、自由的向往之情。詩人描述了自己每每到達闌干畔時,都會在傍晚時分徘徊猶豫才回家。他看到了臨水的寺廟和隔離的城山,感到對這些景物的憐愛之情。在墻上青苔的環繞下,船隱匿在綠蔭之間,給人一種寧靜、隱秘的感覺。詩人認為,這里的松樹門應該迎接月光的步入,但卻受到了限制和束縛。
賞析:
《悠然亭》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畫面。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悠然亭成為詩人心靈的歸宿,而臨水的寺廟、隔城的山和船隱匿的綠蔭則象征了一種遠離塵囂、追求寧靜的心境。詩人希望這里的松樹門可以迎接月光的步入,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然而,限制和束縛卻將這種自由感受禁錮其中。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的美景,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束縛的反思。它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麗與寧靜,也引發了對自由、束縛的深思。這首詩詞通過景物的對比和詩人的感受,營造出了一種深邃的意境,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限重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u rán tíng
悠然亭
měi dào lán gān pàn, pái huái mù shǐ hái.
每到闌干畔,徘徊暮始還。
wèi lián lín shuǐ sì, jǐn jiàn gé chéng shān.
為憐臨水寺,盡見隔城山。
qiáng liáo qīng tái lǐ, zhōu cáng lǜ yīn jiān.
墻繚青苔里,舟藏綠陰間。
sōng fēi yí bù yuè, zhǐ shì xiàn zhòng guān.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關。
“只是限重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