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喚詩仙作謫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喚詩仙作謫仙”全詩
賀公未是真知己,卻喚詩仙作謫仙。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七言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七言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禁已無蓮炬分,
名山尚欠草鞋緣。
賀公未是真知己,
卻喚詩仙作謫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對禁令的清除、名山的荒涼、賀公的不了解以及將詩仙稱作謫仙等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對現實的觸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首句"清禁已無蓮炬分"意味著禁令被廢除,以前的明亮燈火不再存在,暗示著時代的變遷。"名山尚欠草鞋緣"一句表達了名山的荒涼和寂寞,暗示著塵世的冷落。接下來的"賀公未是真知己"表達了作者對賀公的失望,賀公并不是真正了解作者的知己。最后一句"卻喚詩仙作謫仙"以一種諷刺的口吻,將詩仙稱作被貶謫的仙人,暗示了詩人的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
整首詩詞通過對禁令、名山、知己和詩仙等形象的運用,折射出作者內心對時代變遷、名利虛華和人際關系的感慨,以及對自身境遇的思考。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含蓄的意象,傳達出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
“卻喚詩仙作謫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qī yán èr shǒu
雜詠七言二首
qīng jìn yǐ wú lián jù fēn, míng shān shàng qiàn cǎo xié yuán.
清禁已無蓮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緣。
hè gōng wèi shì zhēn zhī jǐ, què huàn shī xiān zuò zhé xiān.
賀公未是真知己,卻喚詩仙作謫仙。
“卻喚詩仙作謫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