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猶在史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冤猶在史書”全詩
老瞞渾忘卻,只記哭倉舒。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一百首·孔融子》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一百首·孔融子》是宋代詩人劉克莊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穉吁何罪,冤猶在史書。
老瞞渾忘卻,只記哭倉舒。
詩意:
這首詩詞以孔融子為題材,表達了對孔融的冤屈和遺忘的思考。詩人通過反問的方式,詢問孔融為何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對待,他的冤屈仍然記錄在史書中。然而,時光流轉,人們對孔融的冤情漸漸淡忘,只記得他為冤屈而哭泣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哲理性的表達,表現出對歷史中的冤屈和遺忘的思考。詩中的"二穉"指的是孔融,他在歷史上被錯判而受冤屈。"吁何罪"是詩人對孔融的冤情的疑問,詩人感嘆孔融受冤的事實仍然被記錄在史書中,卻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老瞞渾忘卻"表達了人們對孔融的冤情逐漸遺忘的無奈和無意識。最后一句"只記哭倉舒"是對孔融的一種懷念,詩人認為人們只記得孔融為冤屈而哭泣的一幕,卻忘記了他的偉大和對社會的貢獻。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歷史冤屈和人們對歷史的遺忘的思索。通過描寫孔融受冤以及被人們遺忘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公正和人性的思考。這首詩詞意境深遠,讓人在沉思中反思歷史,思考公正與遺忘的問題,展示了作者對冤屈和歷史的關切。
“冤猶在史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kǒng róng zi
雜詠一百首·孔融子
èr zhì xū hé zuì, yuān yóu zài shǐ shū.
二穉吁何罪,冤猶在史書。
lǎo mán hún wàng què, zhǐ jì kū cāng shū.
老瞞渾忘卻,只記哭倉舒。
“冤猶在史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