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供奉仙重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非供奉仙重謫”全詩
若非供奉仙重謫,必是玄真子再來。
有妓分甘徒自臭,無奴負鍤也須埋。
平生不喜名浮實,佳傳何消上曲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醉筆一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筆一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滿插花黃沃巨杯,
一絲不遣掛襟懷。
若非供奉仙重謫,
必是玄真子再來。
有妓分甘徒自臭,
無奴負鍤也須埋。
平生不喜名浮實,
佳傳何消上曲臺。
詩意:
這首詩以描述詩人的心境和人生觀為主題。詩人在飲酒作樂的時刻,借酒濃情表達了對名利浮華的淡漠態度,表明他追求內心的真實和自由。
賞析:
這首詩詞以飲酒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酒及其周圍事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名利的看法。
首句“滿插花黃沃巨杯”,描繪了滿滿的花黃酒滿溢在巨大的酒杯中。這句表達了詩人放縱享樂的態度,同時也暗示著對世俗享受的一種嘲諷。
第二句“一絲不遣掛襟懷”,意味著詩人拋開世俗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寬廣。詩人不愿為功名利祿所困擾,心境豁達。
接下來的兩句“若非供奉仙重謫,必是玄真子再來”,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理解和期望。詩人認為自己的詩才是供奉給神仙的,而不是為了追逐世俗的榮華富貴。他希望自己能夠在玄妙的境界中再次回來,繼續創作。
接下來的兩句“有妓分甘徒自臭,無奴負鍤也須埋”,用妓女和奴仆的形象來比喻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詩人認為那些追求虛榮的人只會自取其辱,就像妓女只能分得一點苦甜,奴仆只會背負繁重的勞作,最終都會埋沒在塵世之中。
最后兩句“平生不喜名浮實,佳傳何消上曲臺”,再次強調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他認為名利的追逐只是虛幻的表象,真正傳世的作品應該是超越了世俗的,才能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去。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通過飲酒作樂的場景,詩人表現出超脫塵世的境界,對虛榮和功名的嘲諷,以及對真實和傳世的追求,展示了他獨特的人生觀和詩歌理念。
“若非供奉仙重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bǐ yī shǒu
醉筆一首
mǎn chā huā huáng wò jù bēi, yī sī bù qiǎn guà jīn huái.
滿插花黃沃巨杯,一絲不遣掛襟懷。
ruò fēi gòng fèng xiān zhòng zhé, bì shì xuán zhēn zǐ zài lái.
若非供奉仙重謫,必是玄真子再來。
yǒu jì fēn gān tú zì chòu, wú nú fù chā yě xū mái.
有妓分甘徒自臭,無奴負鍤也須埋。
píng shēng bù xǐ míng fú shí, jiā chuán hé xiāo shàng qū tái.
平生不喜名浮實,佳傳何消上曲臺。
“若非供奉仙重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