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輼涼車載鮑魚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輼涼車載鮑魚歸”全詩
欲被筑城夫冷笑,輼涼車載鮑魚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讀秦紀七絕》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秦紀七絕》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匈奴驅向長城外,
當日蒙恬計未非。
欲被筑城夫冷笑,
輼涼車載鮑魚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歷史上的一幕場景,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嘆。詩的主題是關于長城和匈奴的故事。
首先,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匈奴驅趕到長城之外。"匈奴"是古代游牧民族,常常侵襲中國北方的邊境地區。"長城"是中國古代修建的防御工程,旨在抵御外敵侵略。這兩句話提到了匈奴和長城的關系,暗示著邊境的緊張局勢。
接下來的兩句話提到了蒙恬,指的是秦朝將領蒙恬。他以聰明的計策和勇敢的行動,成功地將匈奴趕離長城。然而,這里作者表達了一種疑慮,即當時的人們并不認可蒙恬的計策,認為他的決策可能不可行。這種矛盾的心態反映了歷史中的爭論和不同觀點。
最后兩句話描述了筑城的人們對蒙恬的計劃的嘲笑。他們認為這樣的舉動是多余的,對蒙恬的計劃持懷疑態度。然而,當蒙恬成功地趕走匈奴后,他們則不再嘲笑,而是乘著華麗的車輛載著豐盛的鮑魚回家。這里通過對比,表達了人們對成功者的態度轉變。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歷史事件和人們的態度轉變,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正確評價和理解歷史,不要輕視那些被質疑的人和事,因為他們可能會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成就。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權威和眾人眼中的成功的批判,呼吁人們思考和審視權威和成功的定義。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思辨精神和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力,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歷史意義。
“輼涼車載鮑魚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qín jì qī jué
讀秦紀七絕
xiōng nú qū xiàng cháng chéng wài, dāng rì méng tián jì wèi fēi.
匈奴驅向長城外,當日蒙恬計未非。
yù bèi zhù chéng fū lěng xiào, wēn liáng chē zài bào yú guī.
欲被筑城夫冷笑,輼涼車載鮑魚歸。
“輼涼車載鮑魚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