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寄恨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琵琶寄恨深”全詩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題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題十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婉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雞絮交懽遠,琵琶寄恨深。
初次讀到這兩句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遙遠的離愁別緒。雞絮是指雄雞拔毛的羽絨,交懽則表示相互交融、相互交織。這里用雞絮交懽來形容遠離的心情,暗示了作者與親人、朋友的分離,以及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琵琶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寄恨則是將悲傷的情感寄托于琵琶。這句將琵琶比喻為一種寄托情感的媒介,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悲傷,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胡地(指北方邊疆)寒冷環境的預知和對命運的接受。胡地冷指北方寒冷的氣候,早知則表示對這種環境的預見。永巷指長久的旅途和寂寞的街巷,亦甘心則表示作者對這種命運的接受和安然的心態。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逆境的坦然面對和豁達胸懷,展現了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
總的來說,《雜題十首》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和對人生的思考。其中的離愁別緒體現在對遠離親友的思念和對生活環境的痛苦的描繪中,而對人生的思考則表現在對命運的接受和對逆境的樂觀態度上。這首詩詞通過抒發情感和表達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見解,同時也引發讀者對離愁別緒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琵琶寄恨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tí shí shǒu
雜題十首
jī xù jiāo huān yuǎn, pí pá jì hèn shēn.
雞絮交懽遠,琵琶寄恨深。
zǎo zhī hú dì lěng, yǒng xiàng yì gān xīn.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琵琶寄恨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