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藁砧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待藁砧歸”出自宋代劉克莊的《雜題十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bù dài gǎo zhēn guī,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不待藁砧歸”全詩
《雜題十首》
雁足書良是,鸞膠事已非。
如何子卿內,不待藁砧歸。
如何子卿內,不待藁砧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題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題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詩詞之一。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雁足書良是,鸞膠事已非。
如何子卿內,不待藁砧歸。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雁足、鸞膠、藁砧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性意象,代表著不同的情感和境遇。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這些象征,表達了他對于內心世界的態度和對外部世界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的意象較為隱晦,需要從象征的角度來理解。雁足常用來比喻文人的書法,意指作者的書法已經達到了高尚的水平,鸞膠則暗指作者曾經從事琴棋書畫等文人事務,但現在已經不再關注這些瑣事。詩中的子卿指的是自己,表示作者希望回歸到內心深處,擺脫外界的干擾。而藁砧則是指砧板,用來敲打衣物,代表著俗世的瑣事。
整首詩透露出一種對于內心世界的向往和對于清凈寧靜的追求。作者通過表達自己已經達到高超書法水平和不再關注瑣事的態度,暗示自己希望能夠擺脫外部世界的紛擾,回歸到內心深處,尋找寧靜與自我。
這首詩字里行間皆蘊含著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決心。作者以簡練的語言和象征性的意象,將內心的思考與外部的境遇相結合,以表達對自由、寧靜和追求內心真實的渴望。
“不待藁砧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tí shí shǒu
雜題十首
yàn zú shū liáng shì, luán jiāo shì yǐ fēi.
雁足書良是,鸞膠事已非。
rú hé zi qīng nèi, bù dài gǎo zhēn guī.
如何子卿內,不待藁砧歸。
“不待藁砧歸”平仄韻腳
拼音:bù dài gǎo zhēn gu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不待藁砧歸”的相關詩句
“不待藁砧歸”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不待藁砧歸”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不待藁砧歸”出自劉克莊的 《雜題十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