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塵土有誰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經塵土有誰吹”全詩
我追往圣思前躅,子茍安行即後時。
大遇定為當世福,不逢猶作後來師。
思量最是男兒事,此外吾曹不足期。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招夏和叔》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招夏和叔》是宋代王令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矻矻雕鐫役俗兒,
六經塵土有誰吹。
我追往圣思前躅,
子茍安行即後時。
大遇定為當世福,
不逢猶作後來師。
思量最是男兒事,
此外吾曹不足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及對男子漢應盡的責任和使命感的思考。作者通過對古代經典的尊重和對圣人智慧的追求,呼喚他的同輩們不要沉迷于俗務,在個人行為中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思想境界。他認為,如果能夠實現這樣的追求,就能獲得當世的福祉,即使沒有機會與圣人親近,也能成為后來者的榜樣。
賞析:
1. 詩中的“矻矻雕鐫役俗兒”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同輩們在瑣碎的世俗事務中的辛勤勞作和磨礪,強調了他們身處于塵土之中的困境。
2. “六經塵土有誰吹”指的是古代經典著作被埋沒在塵土之中,沒有人去吹揚它們的價值和智慧。
3. “我追往圣思前躅,子茍安行即後時”表達了作者對追尋圣人思想的渴望,他希望自己和同輩們能夠在行為上遵循圣人的教誨,實踐圣人的思想。
4. “大遇定為當世福,不逢猶作後來師”意味著如果能夠實現對圣人智慧的追隨,就能獲得當世的福祉,即使沒有機會與圣人親近,也能成為后來者的楷模和啟迪。
5. “思量最是男兒事,此外吾曹不足期”強調了思考和追求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認為這是男子漢應盡的責任和使命,其他事物都不足以與之相提并論。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行為和追求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追隨圣人智慧和追求高尚品德的渴望,以及對后來者的期望和激勵。它呼喚人們不要被世俗瑣事所困擾,而是要思考人生的意義,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光輝。詩中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飽含哲理和人生智慧,展現了作者對于時代精神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六經塵土有誰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xià hé shū
招夏和叔
kū kū diāo juān yì sú ér, liù jīng chén tǔ yǒu shuí chuī.
矻矻雕鐫役俗兒,六經塵土有誰吹。
wǒ zhuī wǎng shèng sī qián zhú, zi gǒu ān xíng jí hòu shí.
我追往圣思前躅,子茍安行即後時。
dà yù dìng wèi dāng shì fú, bù féng yóu zuò hòu lái shī.
大遇定為當世福,不逢猶作後來師。
sī liang zuì shì nán ér shì, cǐ wài wú cáo bù zú qī.
思量最是男兒事,此外吾曹不足期。
“六經塵土有誰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