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莫易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人莫易歸”全詩
蚌碎珠駢出,須牽蝶合圍。
會須珍作寶,常恐散成飛。
況是東風後,游人莫易歸。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瓊花》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瓊花》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雙亭下枝,密密復稀稀。
蚌碎珠駢出,須牽蝶合圍。
會須珍作寶,常恐散成飛。
況是東風後,游人莫易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日的景象,以瓊花為主題,通過瓊花的形象,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感嘆和對離別的憂傷之情。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寫道:“無雙亭下枝,密密復稀稀。”描述了亭下的樹枝上開滿了瓊花,密密麻麻,又稀稀疏疏。這里的“無雙亭”是一個景點的名字,詩人以此作為背景,突出瓊花的繁盛。
接下來的兩句:“蚌碎珠駢出,須牽蝶合圍。”描繪了瓊花綻放的美麗景象。蚌殼破碎后,珍珠散落在一起,蝴蝶圍繞在瓊花周圍。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現了瓊花的珍貴和吸引力。
接著的兩句:“會須珍作寶,常恐散成飛。”表達了詩人對瓊花的珍視和憂慮。詩人希望能將瓊花視為寶物,但又擔心它們會散落飛逝。這里的“飛”可以理解為花瓣飄落的意象,也可以引申為美好事物的短暫性。
最后兩句:“況是東風後,游人莫易歸。”寫出了詩人對離別的傷感。東風吹過后,游人難以再回來,象征著離別的不可逆轉。這里的“東風”可以理解為春天的象征,它帶走了春天的花朵和美好,使得游人無法輕易返回。
整首詩以瓊花為主題,通過描繪瓊花的繁盛、美麗和短暫,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流逝的感嘆和對離別的憂傷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描寫,使得詩意更加深遠。
“游人莫易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óng huā
瓊花
wú shuāng tíng xià zhī, mì mì fù xī xī.
無雙亭下枝,密密復稀稀。
bàng suì zhū pián chū, xū qiān dié hé wéi.
蚌碎珠駢出,須牽蝶合圍。
huì xū zhēn zuò bǎo, cháng kǒng sàn chéng fēi.
會須珍作寶,常恐散成飛。
kuàng shì dōng fēng hòu, yóu rén mò yì guī.
況是東風後,游人莫易歸。
“游人莫易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