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曩時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記曩時不”全詩
薌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別,堂堂萬事休。
孤風亭下夢,猶記曩時不。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挽向伯恭侍郎三首》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作品。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在兒童歲,曾陪竹馬游。
薌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別,堂堂萬事休。
孤風亭下夢,猶記曩時不。
詩意:
這首詩通過回憶和懷念來表達對向伯恭侍郎的悼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曾幾與向伯恭侍郎在童年時一起玩耍、共度時光的情景,如同竹馬相伴。他們曾在薌林共同坐席,在宅中同舟共濟。然而,三年來突然分別,向伯恭侍郎離世,世事皆已停息。曾幾回憶起他們曾在孤風亭下的夢境,仍然清晰地記得他們曾經的歲月。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向伯恭侍郎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描述他們的童年友誼和共同的經歷,詩人勾勒出一種純真而珍貴的情感。詩中的"薌林"和"宅"等詞語,展示了兩人曾經共同生活的場景和情景,突出了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詩人以"忽忽三年別"表達了對向伯恭侍郎離世的突然和意外,以及生命的無常。最后,詩人提到孤風亭下的夢境,表達了他對過去時光的珍惜和懷念之情。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簡單的場景和回憶,表達了對逝去友誼和時光的追憶和思念之情。它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友誼和美好時光,同時也帶給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猶記曩時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xiàng bó gōng shì láng sān shǒu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
xī zài ér tóng suì, céng péi zhú mǎ yóu.
昔在兒童歲,曾陪竹馬游。
xiāng lín dāo gòng xí, fàn zhái xìng tóng zhōu.
薌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hū hū sān nián bié, táng táng wàn shì xiū.
忽忽三年別,堂堂萬事休。
gū fēng tíng xià mèng, yóu jì nǎng shí bù.
孤風亭下夢,猶記曩時不。
“猶記曩時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