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危似草頭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身危似草頭露”全詩
寒熱自無安著處,不然何以脫今朝。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痁病》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痁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身危似草頭露,
疾勢來如江上潮。
寒熱自無安著處,
不然何以脫今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曾幾老年時的身體虛弱和疾病的困擾。詩中的"痁病"可以理解為一種疾病,也可以理解為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難題。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病體,表達了他面臨生命危險的感受。
首句"老身危似草頭露"通過比喻的手法,將作者的老年身體比作頂上的露水,暗示作者的生命如同脆弱的草葉一樣脆弱。這一句揭示了作者年老體弱的狀況。
接著,詩人寫道"疾勢來如江上潮",將疾病的襲擊比作洶涌而來的江潮。這里江潮的比喻形象生動,表達了疾病的突然和勢不可擋。
第三句"寒熱自無安著處"表達了作者在病痛折磨下的無處可躲。無論是寒冷還是發熱,都無法找到一個舒適和安寧的地方。
最后一句"不然何以脫今朝"是作者的自問自答,意味著作者希望能夠戰勝病痛,度過當前的困境。
整首詩通過對年老病痛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脆弱和對未來的憂慮。但與此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堅強的意志,希望能夠戰勝困難,度過眼前的困境。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挑戰的勇氣。
“老身危似草頭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bìng
痁病
lǎo shēn wēi shì cǎo tóu lù, jí shì lái rú jiāng shàng cháo.
老身危似草頭露,疾勢來如江上潮。
hán rè zì wú ān zhe chù, bù rán hé yǐ tuō jīn zhāo.
寒熱自無安著處,不然何以脫今朝。
“老身危似草頭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