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穿藜徑裁塵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穿藜徑裁塵跡”全詩
錦云長日來無定,蘿月通宵色有馀。
靜拂琴書尋密契,時因齋戒具甘蔬。
門穿藜徑裁塵跡,車馬無煩問廣閭。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詠城居》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城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盤碧棲寒結露居,
虛封水戶食芙蕖。
錦云長日來無定,
蘿月通宵色有馀。
靜拂琴書尋密契,
時因齋戒具甘蔬。
門穿藜徑裁塵跡,
車馬無煩問廣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居住在一座城市里的生活情景。他的居所是一座坐落在碧綠之中的寒冷之地,屋外的露水結成冰。他的房屋雖然寒冷,但卻是一個清靜的地方,他在這里過著簡樸的生活。他以虛名被封為水戶,食用著簡單的芙蕖之食。天空中的云彩變化萬千,陽光照耀下的云彩如錦繡一般,但這種美景常常無法持久。夜晚,他能看到蔓延的月光,通宵不息,給人以余香。他靜靜地彈撥著琴,默默閱讀書籍,尋找著深奧的心靈契合。有時,他出于宗教信仰而齋戒,吃些簡單的素食。他的門透過藜藿的小徑,裁剪出一條清晰的塵跡,而車馬的喧囂并不會打擾他,也沒有人來打聽廣大的城市消息。
賞析:
《詠城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城市中的隱居生活。詩中的城居環境寒冷而清靜,與繁華喧囂的城市形成鮮明對比。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寧靜、簡樸生活的向往。他通過彈琴、讀書來尋求內心的安寧與契合,以及通過齋戒來追求宗教信仰的凈化。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如寒冷的露水、絢爛的云彩、縈繞的月光,都為詩詞增添了一種寂靜而美麗的氛圍。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對自然、寧靜與清凈的向往與追求。
“門穿藜徑裁塵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chéng jū
詠城居
pán bì qī hán jié lù jū, xū fēng shuǐ hù shí fú qú.
盤碧棲寒結露居,虛封水戶食芙蕖。
jǐn yún cháng rì lái wú dìng, luó yuè tōng xiāo sè yǒu yú.
錦云長日來無定,蘿月通宵色有馀。
jìng fú qín shū xún mì qì, shí yīn zhāi jiè jù gān shū.
靜拂琴書尋密契,時因齋戒具甘蔬。
mén chuān lí jìng cái chén jī, chē mǎ wú fán wèn guǎng lǘ.
門穿藜徑裁塵跡,車馬無煩問廣閭。
“門穿藜徑裁塵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