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公更著老萊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尊公更著老萊衣”全詩
齧氈校尉沖寒去,扇枕郎君觸熱歸。
大父正攜靈壽杖,尊公更著老萊衣。
贈行未說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送蘇伯益提干代還侍下》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蘇伯益提干代還侍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幕下官曹寄玉溪,
溪邊野老借光輝。
齧氈校尉沖寒去,
扇枕郎君觸熱歸。
大父正攜靈壽杖,
尊公更著老萊衣。
贈行未說功名事,
此事如公世上稀。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幾送別蘇伯益的作品。詩中描述了蘇伯益從幕府官曹寄住在玉溪的野老家中借光輝,然后他離開溫暖的齧氈校尉之地,回到炎熱的郎君所在的地方。詩人提到了蘇伯益的父親攜帶著象征長壽的杖,而蘇伯益則身著老萊衣,表明他們都已經年邁。最后,詩人送別蘇伯益時并未談及功名成就,表示這樣的事情在現世中是很罕見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蘇伯益的送別,展現了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詩中描繪了蘇伯益在不同的地方生活的情景,從溫暖的玉溪到炎熱的地方,反映了他的職責使命和辛勞奔波。詩人以蘇伯益的父親攜帶靈壽杖和蘇伯益穿著老萊衣作為象征,凸顯了歲月的痕跡和他們已經進入晚年的階段。最后,詩人沒有談及功名成就,表達了對蘇伯益離去的思念和對世事變遷的感嘆,暗示著功名對于人生的真正意義并不重要。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主題,同時抒發了對逝去時光和人事的感慨。通過描繪蘇伯益的經歷和他所在的環境,詩人喚起了讀者對于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人生哲理的思索,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珍貴之事的珍重之情。
“尊公更著老萊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ū bó yì tí gàn dài hái shì xià
送蘇伯益提干代還侍下
mù xià guān cáo jì yù xī, xī biān yě lǎo jiè guāng huī.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邊野老借光輝。
niè zhān xiào wèi chōng hán qù, shàn zhěn láng jūn chù rè guī.
齧氈校尉沖寒去,扇枕郎君觸熱歸。
dà fù zhèng xié líng shòu zhàng, zūn gōng gèng zhe lǎo lái yī.
大父正攜靈壽杖,尊公更著老萊衣。
zèng xíng wèi shuō gōng míng shì, cǐ shì rú gōng shì shàng xī.
贈行未說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尊公更著老萊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